当前位置:学问乐>话题作文>成长作文>分享作文>

【热门】分享作文四篇

学问乐 人气:6.1K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享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分享作文四篇

分享作文 篇1

最爱听那首《我爱我的家庭》的歌曲了:让爱天天住我家,充满快乐拥有快乐……我的家庭也是这么一个温暖,快乐的家。

我的爸爸妈妈奶奶和我四口人组成了幸福的一家人。先来说说我我的爸爸吧。我老爸的生活习惯超好,每天早起早睡,不抽烟不喝酒,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他很幽默,经常逗得我们一家人哈哈大笑。在我的眼里他还很聪明,一般我不会做的动脑筋题都是他教我的。我的爸爸特别喜欢小孩子,我和姐姐还有我的朋友们都喜欢和他玩。

再来说说我妈妈,她一头短发,喜欢穿黑色的衣服,一看就很干练。她待人热情真诚,爱帮助人。她很喜欢笑,见人都是笑眯眯,大家都爱和她交往,就是她的客户都很信任她。我很爱我妈妈,我的一些合理要求她都会满足我。可是当我很不听话的时候,她就会用一些小暴力,但我不怪她,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

还有一位重要的家人就是我奶奶了,奶奶60岁了,很爱干净,每天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她从小把我带大,非常关心我。但也很唠叨,吃饭穿衣学习都要管,我有时也嫌她烦。但如果听不到奶奶的唠叨,我又会不习惯了吧。

这就是我的三位家人,我们一家人感情非常好,和眭融洽。家里的经济也很好,可是我的爸爸妈妈还是很努力地工作,他们从小教导我要勤俭节约,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

这就是我可爱的家,我爱我的家庭。

分享作文 篇2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而且每一个人都会很爱他自己的家,因此,我也不例外。

家,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能让人充满自信,从失败中振作起来。然而家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人们最重要的支柱。

记得在我小时候,就常常听着妈妈唱着“我的爸爸是船,妈妈是帆,载着宝贝,组成幸福家庭”带我进入甜蜜的梦乡,每当听到这支歌时,我便想到我深爱的家。

我爱我的家庭,一个幸福温暖的家。每天一起床便会看到我的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每当一放学,桌上便会摆上可口的饭菜;每当学习遇到困难,我的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地为我讲解;每当我生病时,我的爸爸妈妈总是不离落叶被风吹起,妖媚的打着旋跳舞。花儿垂下了脑袋,诉说着季节的无情。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走在小路上的我们却是那样快乐。吃着同一根雪糕,讲述着一天发生的故事。一阵风吹过,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我的爸爸妈妈见了,连忙脱下自己的外套给我披上。我望着他们,眼里满是幸福的粉色。余阳感慨我们的美满,黑夜赞叹我们的温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怎么不令人感动。爱是上天赠给我们的礼物,爱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我左右……这一切让我感到我的家庭充满阳光,无比温暖。

这就是我和谐美满的家。我爱我的家庭,爱家里的我的爸爸妈妈。

分享作文 篇3

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欢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事实的确如此。

人生难免有些酸甜苦辣,如果没有人和你分享或替你分担,那便会再增添一丝枯燥的心酸。

对待欢乐,我毫无保留地与我的好友分享,也一齐分享好友的欢乐;对待忧愁,我也毫无顾虑地与别人分担,当然,我也接受别人把自己的忧愁向我倾诉。分享是一种享受,分担是一种解脱。就拿我对待欢乐来说吧。上一次,我在网上投稿,一一被录用,并刊登在网上。因为是第一次,所以,那时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恨不得把这件事告诉我的家人,告诉我的朋友,告诉所有的人。

为了较好地抑制我当时的心情,我找了一位知心好友分享。谈到刚投稿时的心情时,她和我一样,抱着希望和追求等待着结果的到来。谈到等待结果那矛盾的心情时,她为我紧张,为我坐立不安。谈到稿子被录用后的心情时,她为我骄傲,给予我肯定……分享过程中,我与朋友互换经验,交流观点,各抒己见。怀着同样的心情走完全程,那种起伏的心情,飞快的心跳,把我和朋友的友谊基层坚固了,也把我和朋友的心拴在了一起。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是怎样的感受,是怎样的渴望?是焦急,是急迫,是激动,是自豪,是……千万种感受都出自于各自的.欢乐和友谊。

与别人共享的欢乐还有许多,当然,忧虑也有不少,但也少不了和别人分担和倾诉。

已是深季节了,季节的感伤,学习的困忧,这个时候我特别忧愁,秋天思绪万千,苦闷万千…明天就要期中考试了,这几天全班被一种紧张的气氛包围着,老师乐此不疲地不停让我们考试,而我,不知怎么了,最近考的很低分数,低的有点伤我的自尊,也没勇气告诉父母,我变得疲备不堪,忧愁无比,不知道怎么面对父母,只能深深地看着窗外,想起诗人一句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突然妈妈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好的牛奶。我看了她一眼,又转头看着窗外,她把牛奶放在我的书桌上,便轻声对我说,"明天就要考试了,今天就好好休息吧".

见我没说话,她继续说,"不要想太多,放松点,自信一点,老妈相信你".一句"相信你"好像触到了我的心中最柔软的角落,我知道她知道这几天我考得分数不好,但却没有责怪我,也没有向我不停唠叼,还相信我,我好感动,不再面无表情看着窗外,突然想哭,想说什么,却说不出口。见我这样,妈妈便轻轻搂着我,对我说,"孩子,妈妈知道你很累,心里很怕考不好,你很忧愁,但不要放在心中,你说出来,妈妈替你分担。"

我不说话,只是在她怀里哭发泄自己,一下子有种说不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我哭哭说说,呜咽着向她倾诉我的不安和恐惧,她没说什么,认真的听着,等我说完,她擦着的泪,给我那杯香气四溢的牛奶,笑着说"加油",我喝了一口,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暖暖的,这几天的忧愁仿佛被扔到九霄云外了。

考试成绩出来那天,妈妈来接我,我考很好,妈妈高兴忍不住抱紧我,我很想对她说,"还好有你替我分担,给我自信",但我不用说什么,安安静静,知道妈妈能懂。

正是有了这共享的欢乐和共同分担的忧愁,才有了坚固的友情和温馨的亲情;才有了忧虑的减少和欢乐的增加……

分享作文 篇4

今晨看罢一文,不禁拍案叫绝。此文是在湖南省立一中就读时的一篇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国文教员柳潜的评语如下:

“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点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

柳的同事看了此文,也一致认为“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然而,如果这是一篇今天的高考作文,能得多少分呢?我问了一位多年任高三课程的语文老师,他说,假如满分是70分,这篇作文只能得30分,理由是通常高考作文要求满800字,而这篇作文只有500字。他还说,现在看作文,首先要用电脑扫描。发现字数严重不足,那文章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及格。

也许这位老师所说的话太绝对了,说不定有阅卷老师能突破一般规定,破例给这样的作文打高分,但多数阅卷老师会判这篇作文不及格,这大约是无疑的。北京大学语言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近日接受媒体采访的话,可以证明这一点。

温先生说,判(高考)作文很辛苦,工作量相当于数学的两倍,又必须在7天之内判完。阅卷人看一篇800-1000字的作文,时间只有一到两分钟,甚至只有几十秒。可以想像,几十秒钟看一篇作文,只能浮光掠影。字数不足,这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文章的妙处未必能看出来。即使看出来了,是不是打高分也难说。因为要给字数严重不足的作文打高分,就要花时间说服别人;打了高分,就可能引起争议。为了保险,为了节约时间,多数阅卷老师不仅不敢像柳潜那样给文章打满分,恐怕连及格以上的分数也不敢打。

谈到高考作文评分时,温先生指出,现在的作文评分方法,一是在相当程度上让高考失去了选拔功能,二是对考生不公平。确实如此。假如一个人能写出《商鞅徙木立信论》这样的文章,既有独到的见解,又有一流的文笔,却因为字数不足,获得不及格的分数,并因此名落孙山,那对考生而言,是不公平;对高校而言,则失去了一名好学生

既然现有的评分方法,可能导致好作文被判为不及格,对考生不公平,又不利于高校(特别是文科)选拔人才,那就非改革不可了。比如,对作文字数

的要求,是不是可以更灵活一些?古今中外,精妙的短文章很多呀。为什么好文章一定要达到800字呢?如果削足适履,一定要考虑文章写多少字,这文章能写好吗?

来源:《中国青年报》:汪强 附录:

(由曾源语文工作室提供)

商鞅徙木立信论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舌而讥矣。乌乎!吾欲无言。

译文:

我读史书读到商鞅搬移木杆树立诚信一事,不禁慨叹起我国国民愚昧,执政者煞费苦心,几千年来民众不觉悟、国家接近走向灭亡的悲惨命运来。认为我说的不可信,请允许我详尽地说出我的道理。

法令,是谋求幸福的工具。法令如果好,它让我们民众获得的幸福就一定多,我们民众正担心不公布这些法令,或者公布后担心这些法令不产生效力,一定竭尽全力来保障它,维持它,务必使它达到完善的目的为止。政府和国民互相维系,哪有不信任法令的道理呢?法令如果不好,那不但没有幸福可言,而且还有足够让人恐惧的危害,我们国民又一定会竭尽全力来阻止这些法令。即使想要我们信任(法令),又哪有相信它的道理呢?就如商鞅与秦国民众之间(具有同样的利害关系),却恰恰运用跟政府与国民互相信用相反的方法(即运用徙木立信的办法)去做,这又是为什么呢?

商鞅的法令是好法令。如果试着翻阅一下我国四千多年的记载,寻求那些利国福民的伟大的政治家,商鞅不是位居第一吗?商鞅处在秦孝公时代,中原

局势极不安定,战事正盛,全国民力疲惫,(达到了)不能够言说和描述(的程度)。在这种情势下,却想战胜各诸侯国,统一中原,不很难吗?在这种情势下,变法的命令出台了,这些法令惩罚坏人来保护人民的权利,鼓励种田织布来增加国民的财力,崇尚战功来树立国威,把贫困、懒惰者收为奴隶来杜绝人力、物力资源的损耗。这确实是我国从来没有过的重大政策,国民害怕什么而不相信呢?一定要(通过)搬移木杆来树立诚信,我从这里知道了执政者都费了苦心,我从这里知道了我国国民愚昧,我从这里知道了几千年来民众智慧缺乏、国家差点儿走向灭亡的悲惨境地是有原因的。

虽然这样,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开始出现时,百姓对此会感到惊惧。国民是这些国民,法令是那些法令,我为什么对此感到奇怪呢?我只担心这搬移木杆树立诚信一事,如果让东西方各国文明程度高的那些国民听了,一定会捧着肚子大笑,(或者)高声讥诮。唉呀!我不想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