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案模板>

高中生政治的教案

学问乐 人气:4.47K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生政治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生政治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

①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原理;能结合实例,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的道理;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并能用主次矛盾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②识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了解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能结合实例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道理;并能根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领域的形势发表见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

①辨证思维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

②矛盾分析的方法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

①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学生处理好“以学为主”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的价值

②初步学会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正确评价人和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集中分析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由两个框题组成,第一框题讲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第二框题讲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本节内容是上一节内容的具体化和深化。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事物作为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其内部各种力量是不断变化着的,各种矛盾力量是不平衡的,不同的矛盾和矛盾的不同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各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框“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的教学重点是如何处理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既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从内容上看,正确认识复杂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矛盾,并且能够正确分析其中的不同矛盾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对于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不同的矛盾,促进事物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能否运用这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关系到青年个人人生发展的重大问题,学习、把握这一原理,是促进青年个人人生发展的需要。

理解复杂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复杂性,及其矛盾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性,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是本框题的教学难点。

第二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的教学重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这是因为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原理,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性质,理解事物性质的转化;才能做到看问题、办事情既全面,又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才能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正确评价和处理各种人生、社会问题。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是本框题的教学难点。这是因为:矛盾双方的地位、作用等力量不平衡问题,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同时,由于学生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特点的认识缺乏,往往将二者混淆起来,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比较,使学生明确认识。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这一框题的教学,建议采用探求性学习的方法。具体做法: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二者辨证关系的基本原理,并解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探究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够结合事实全面分析说明以上关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及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指导意义,再进一步上升到对于“如何处理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既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这一理论全面、准确的认识。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一框题的教学,建议归纳和演绎相结合、问题教学法。具体做法参见本节【教学设计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