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育随笔>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5篇)

学问乐 人气:2.35W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5篇)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P55-P56条形统计图。

2、学材分析:

在第八册教材中,已经教学过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学生已经知道一些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习过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制作方法。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教学编制复式统计表、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认识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学过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受到国情教育。

本单元先说明统计数据经过分类整理以后,除了可以制成统计表以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通过让学生看表(或看图)回答问题,加强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同时帮助学生知道制作统计图的方法,还说明了制作各种统计图的步骤。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这个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统计表所提供的信息和方法是本节课学习的直接基础,同时,这节课中对统计图制作方法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面折线统计图的学习。

本节课的教材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编写思路,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并能预测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动手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学习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与用途;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制作简单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简单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加以交流,在学习中受到国情、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3、鼓励学生自主实践探究和合作活动,发展自主和创新能力。

4、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读图练习。

5、教学难点:

1、根据作业本的大小确定所画条形统计图的位置和大小。

2、恰当确定纵轴上的单位刻度的大小。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尝试教学法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理性)——尝试动手制作(感性)——掌握规律(理性)——运用规律(实践)的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与学习的全过程,采用观察、动手制作等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与自学能力,能根据有关信息加以分析并作出判断和预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说总体设想

整个教学过程首先通过创设情景,新旧知识的比较,引入新授,通过对条形统计图相关的内容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感知条形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这两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为下面的教学环节打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依照图例,根据提示步骤尝试制作,让学生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并通过师生的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强调突出重点、难点。从而进一步再次尝试并设计制作,这一次要求学生在相互协作与老师引导的基础上,能够突破难点。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学生有了理性知识与感性体验,这时通过师生交流总结出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到此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便结束。接下去的环节是实践应用、巩固拓展深化,在这个环节中的相关的内容都是学生经历过的发生在身边的与生活密切联系数学事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数据,并运用到课堂中,这样让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注重在具体情景中对可能性的体验,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

四、说教学理念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2、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五、说教学过程透析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1、多媒体播放08奥运申请成功时刻的录像

【这一环节是通过播放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感情,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当时的情景,感受奥运申请成功后的骄傲自豪感。】

2、出示我国往届奥运金牌数的比较调查统计,看看能发现一些什么信息?【让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和描述数据,为引入新课做好准备。】

3、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与前一统计表相对应的条形统计图。

(2)比较统计表与统计图的优缺点,并做出选择。

(3)提示课题。

【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引入新授,对条形统计图相关的内容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从直观感性上感知条形统计图。】

(二)观察探究、积极思考、尝试制作

1、谈话引入:大家知道了条形统计图,你还想学习它哪些方面的内容?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研究的问题,教师尽可能不直接提出。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而通过对学生问题的了解,特别是对基于学生经验的真实问题的了解,可以使教师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从学生产生的问题出发组织教学活动,可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需要不断发展的一部分,如果再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选出一到两个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现有条件进行研究的问题,学生当然很有兴趣,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变得比较强烈,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过程之中去,学生就会很轻松的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2、出示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奖牌总数前5名的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图。观察条形统计图,你能看懂什么?

3、要把这么漂亮的统计图画出来,你觉得该怎么画?(先观察再同桌合作交流)

【由教师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幕前”到“幕后”,做一个导演。主要是安排好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由“旁听者”转变成实际参与者。】

4、师课件展示制图过程。

5、现场调查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制成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的内容制作成条形统计图,小组合作完成。

【现代教学观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探索。在实际参与中,获得亲身体验和直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条形统计图是西南师范大学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4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掌握了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简单的(1格代表1个单位)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知道一些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讲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经认真研读教材结构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本节课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生兴趣。

4年级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本着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我确立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绘制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

教学难点: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能根据数据的特点,确定用一格表示几个单位。

二、说教法

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是提供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与探索,使之发现有规律的东西——概念、规则或原理。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踢毽子这一生活情景展开,复习旧知,引入新授,通过对条形统计图相关的内容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感知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在教法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4点: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内容。

2、注重预设生成问题,关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信息。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谈论。

4、注重人文关怀,渗透互动评价思想。通过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经历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生疏到熟悉并掌握的过程。力求实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生命化、生活化、动态化、过程化的新型课堂教学理念。

三、说学法

授之以鱼,仅供一餐所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古人以其精辟的语言解释了掌握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法指导上我重在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新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互评价等形式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与自学能力,能根据有关信息加以分析并作出判断和预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的教学环节由五大板块构成: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课程理念之一。

设计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课间爱玩什么游戏的谈话开始本节课教学,引出踢毽子的游戏(课件演示)。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一年级参加学校运动会踢毽子成绩的统计表。让学生们观察统计表,指名让学生说出自己发现的信息。除了用统计表还能用什么形式展示出同学们的成绩?引导学生说出:条形统计图。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回忆绘制统计图的步骤,接着让学生动手绘制。绘制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并对有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课件展示绘图过程,读图,了解在这张统计图里一格表示一个单位。【通过讨论、动手操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旁听者”转变成实际参与者。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复习了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又让他们亲身体验绘制统计图的过程,这为后面学习绘制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统计图做好铺垫。】

(二)探究学习,获取新知

现在这三个小朋友也读四年级了,踢毽子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他们去年参加学校冬季运动会踢毽子比赛的成绩统计表。(课件出示)从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现在用统计图来表示同学们踢毽子的成绩,还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合适吗?若不合适,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在巡视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并参与到一些有困难的小组中。小组讨论后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认识到:如果还是用1格表示1下就要画120格,这样画太麻烦,密密麻麻的也看不清楚,既浪费时间,又不美观。要根据这张统计表画张简洁美观又清楚实用的统计图,就需要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

【设计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研究问题,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而通过对学生问题的了解分析,可以使教师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由学生产生的问题出发组织教学活动,,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变得比较强烈,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过程之中去,学生就能很轻松的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课件出示画好的统计图。师引导同学们观察张统计图,并让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同学可能会说:这张统计图中一格表示10个单位;小红的成绩占了12个格子??老师及时对学生正确的回答给与表扬。

那若是一格不代表10个单位,代表5个单位、应该怎样画?代表20个、30个单位又该怎样画呢?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对不正确的方法给予指点。引导学生认识总结:一格表示几个单位要根据数据特点来确定,但通常情况下都是代表整十、整百或者是整千。

课件出示前后两张统计图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以前学的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今天学的统计图一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绘制统计图时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优越性。

(三)理解运用、巩固提高

设计多媒体演示蜀南竹海的图片。

【这一环节是通过播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感情,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我们四川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件出示“2012年1-5月去蜀南竹海旅游的人数统计表”。让学生根据该统计表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绘制好后,全班交流、展示成果。组织学生读图,并相互作出评价。【进一步尝试并设计绘制统计图,这一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想办法突破难点。这样设计,既检查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根据数据特点确定一格代

表多少单位合适以及在画较大数据统计图时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优越性。通过学生相互间对所绘制统计图的评价,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你。

【通过这个环节的安排,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梳理。引发学生对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向往,为以后学习做准备。】

(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下来收集全校每个班的人数,根据收集来的数据绘制一张条形统计图。

五、说板书

这节课我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包含了教学内容,因此板书设计非常简单又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条形统计图

一个单位表示一个单位

一格表示多个单位

纵观整节课,我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本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基本理念。力求做到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当然也还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编排和原来的内容相比,更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我觉得本节课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上。另外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条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到其优越性,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系统统计知识做好准备。

二、说学情分析

由于教材改编,该部分知识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接触,并能够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如果还是只注重知识的讲授的话,我觉得学生会觉得乏味,为避免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定为主要的教学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小组内能够自主合作,搜集信息并根据所搜集的信息正确绘制条形统计图。

2、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条形统计图的优越性。

3、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搜集信息并根据所收集的信息绘制条形统计图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比体会到条形统计图的优越性。

五、说教法、学法

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是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探索。课改一直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主张建立“生本课堂”。因此,为了更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新形势下课改要求,我这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也就是整节课我只负责提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顺应课改的要求,我觉得我们教师在整节课当中应该充当导游的角色,也就是只负责把学生带到指定的地方,然后就不再干涉,只是给以必要的指导,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为此,我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谈话导入。

简单自我介绍,拉近同学生的关系,使关系融洽,争取学生的配合。

“同学们,老师很喜欢你们,想了解你们,可以吗?下面就让老师先来了解你们的生日吧。”(过渡到本课教学)

2、小组合作收集数据

老师的生日是9月,你们的生日又是几月那?有多少同学和老师是同一个月生日那?下面就请各小组统计一下吧。(“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理念之一。这个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这一教学环节旨在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应该如何更快更准确的收集数据。)

3、绘制条形统计图。

同学们,现在你们能告诉我那个月份出生的人最多,那个月份出生的人最少了吗?(学生回答,教师给以评价后,给出这一环节的任务)你们能根据你们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吗?

4、观察分析条形统计图较统计表的优越性

学生绘制完条形统计图后,提出和上一环节同样的问题,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优越性。

5、巩固练习

教材100页第一题

学生在做这一题时,同样要经过收集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通过这道题,可以很好的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另外,因为这道题是关于学生睡眠时间的,所以借助这道题可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有益健康,切不可为游戏而整日熬夜。

6、课堂小结

条形统计图有哪些优越性?

7、作业

调查统计班上同学上学时的交通工具并绘制条形统计图。(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篇4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条形统计图,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等这九个方面具体说明。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继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相应统计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从这以后还要认识复式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本单元知识既是知识的迁移和发展,又是学习知识的桥梁。本单元四个例题,前两个例题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特征。后两个例题是引导学生学会画图。而本课学习的例一以回顾旧知识为起点,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简单分析统计数据并填写相应的统计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问题探究创造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例一的素材和例二整合,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

二、说学情

我班孩子已具备初步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还是主导地位。学生已掌握部分统计的基础知识,具有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能力。我们孩子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我平时注重对他们进行问题探究,合作学习方面的培训。已具备一定的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经验和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与技能

使孩子在就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简单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过程与方法

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引导孩子在观察、比较。操作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

3、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发展数学引用知识。

四、说数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并回答问题。

难点: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五、说教法、学法

1、这节课,我主要采用“问题合作探究策略”问题合作探究策略是以合作交流学习为核心,以研究问题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为目标。设计迁移性,过渡性,反馈性,延伸性问题,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问题,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合作交流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创新交流的方式。教学中我力求以孩子为本的思想,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紧扣数学重点,有机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问题合作探究策略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在核心问题的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2、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我预设学生可能会生成这些方法(课件展示)。面对众多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说说理由。引导学生运用选择合作探究策略,进行合理选择。让学生体会方法多样性的同时,又懂得寻求方法的合理性。

建构主义认为:新知,纳入认知系统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完成旧的知识结构,才能完成认知的结构,新知识内化。把复式条形统计图纳入已有的统计知识中,并明确特点,文采知识结构。于是组织学生开始讨论,弄清这种新型统计图与以前学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在互相交流中明白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一有两种颜色的条形,二有图例,三能反映两组数据的情况。充分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内涵后,自然的揭示它的概念名称----复式条形统计图。

3、深化知识、运用提高

问题得以解决、人是如何深化呢?继续利用好例一、例二的素材,让学生交流后发表意见,提出问题和活动意见。如:两个班参与什么项目时人数最多?三班参加野炊的人数比四班多几人?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习惯和能力。树立“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是课改的追求。为此,让学生自主填写统计表。在任务的驱使下,主动学会看懂统计表,并思考填写方法。学生可能会一定行。

六、说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七、说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3)深化认知,运用提高。紧围绕“问题”让学生合作交流,合作探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使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创设了我校的四年级一班和二班学生呢个去郊游的情景。并提问:这次郊游中准备开展五个活动,每人可选一项,事先要知道我们班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怎么办?孩子们自然地想到要事先进行统计才行。从而产生统计的`需要。并立即让学生自主开展统计活动。于是,由真实情景转入学习的初期活动。亲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在事先准备的表格纸上制出一张条形统计图。与此同时,我将另一个班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的统计图展示给学生。他们看到两张反映不同班级学生人数情况的统计图,自然地会进行比较分析。于是提出活动中关键问题。

2、利用两张统计图中人数接近的一项活动。问“一班和二班参加XX的人数,谁多谁少?”孩子们凭眼观察,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进而发生争执。此时此刻,引导学生想办法。他们可能会说到用直尺量高度,用直尺比刻度等方法(课件展示)。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追问:“有没有简单的方法,能一目了然的看清谁多谁少?”自然会产生两张图合二为一的需要。顺水推舟推出核心问题。怎样将两张图合二为一呢?学生在认知需要和问题的驱使下,就开始问题的合作探究。一行的填,也可能会一栏一栏地填写等,从中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沟通统计图与统计表之间内在的联系,明确各自的优越性。从而深化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八、课堂总结

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合作交流作答。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图?你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九、说板书

我所用多媒体PPT制作,将教学的整个过程再现大屏幕,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过程,形象直观、具体简单明了。符合视觉习惯和认知规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倾听,今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说的不好,还请各位老师多多点评,祝各位老师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条形统计图》是西师版实验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用1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重点教学1格表示多个单位,深化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分析,体会条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其优越性,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系统学习统计知识作准备。

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喜欢探究一些新的东西,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所提升,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

说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材和四年级的学生实际,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完成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方法与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条形统计图、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2、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准确找出统计数据在纵轴上的刻度位置。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

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

说学法

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法指导重在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新知。

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主要由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构成。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上课开始,我以四年级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和统计图作比较,引导学生知道哪种更直观、形象。随后出示三张统计图,让学生了解统计图在各领域用途非常广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尝试学习,探究新知

教学的主要阶段,是制作条形统计图。在这一教学环节,有两个教学重难点:第一个是要解决如何确定纵轴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数量,即由一格表示1个单位到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第二个是要准确找出统计数据在纵轴上的刻度位置。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了让学生尝试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去体验带来的困难,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情况,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比较,在实践中领会,在操作中感悟到应怎样来确定纵轴每一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合适,体会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优势。

教学例2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外,侧重更大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时,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优势显而易见。让学生经历如何处理“7500kg”这个数据。

大家来找茬这个环节主要是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让学生加强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了解之后不要犯相同的错误。让学生要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一格究竟表示多少个单位才合适,画出来才美观,便于操作,看起来更直观。

课堂练习一,我重点是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去发现,一是观察纵轴,明确1格代表多少万吨棉花;二是观察横轴上直条间的年数,把握棉花产量的变化情况;三是设计一个开放的问题,从统计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归纳梳理,课后延伸

这节课最后我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小结,让学生梳理和归纳本课的知识内容,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四)布置作业

准备了一道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统计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让学生有兴趣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