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教学资源>教师之家>阅读答案>

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学问乐 人气:3.05W

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

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骥才今年74了。他说:是不是人到了我现在这个年龄,都特别想着明白自己?

问他到底看明白没有呢?他回答说,看明白了。几十年里,他一直在各个领域来回穿梭,刻意或随性。

到了这时,他终于觉得,这样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

采访他时,他说起什么来都高兴,惟独讲起那些正在消失的文化遗产和村落来,表情就变得格外严肃。

我想我的岁数大了,我更希望年轻人接着做下去。他对我们这些在座的年轻人说。

1994年、1995年前后,冯骥才在大众心目中还是一个传统的作家、艺术家。那段时间,他写出了一批俗世奇人的故事,共18篇,都是天津卫的奇人奇事。也是在那时,天津这座他常年居住的城市面临一场旧城改造的风波。为了抢救这座600年老城的文化遗产,他邀请了诸多专家进行文化栗风乖地毯式考察,编成《旧城遣韵》一书,还建议副市长建一座城市文化博物馆。

法国前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曾提出大到教堂,小到羹勺的口号,在全法国做了一次文化普查。

冯骥才觉得,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这么一种全面考察。他当时也提了一个口号,叫做大到村落,小到荷包。他还在两会上提议说,中国也应豫欧洲那样有自己的文化遗产日。后来提案通过,国务院确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2003年,61岁的冯骥才受法国文化基金会之邀去了一趟巴黎,在那里住了两个月,研究了法国大量的文化资料。回国后,就开始着手做田野调查工作。

从木板年画、唐卡到口头文学、文化传承人名录,冯骥才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规模浩大的抢救工程。

民间艺术文化的分类、使用方式、工具材料、制作方法、传承谱系等都以文字、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梳理清楚。冯骥才把这叫做模家底。十多年过去,国家级的非遗是1372项。冯骥才脱口而出。

但他担心的是,日韩等其他画家非遗虽然相对少,每一项却有学者回队支持,而中国80%的非遗项目都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丢失了就丢失了,丢失了也不知道。因此他希望中国的知识界能到田野里去。

时隔十年,2013年,71岁的冯骥才又去了一次巴黎,给法国人作了一场演讲,回顾这十年来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的工作。但这却并没成为一个收束性的成果展示会,反而又成了一个起点。他游览了欧洲几国的乡村,惊讶地发现那里像童话一样。牛在山上吃草,篱笆上编着花,人过着如诗如画的生活,几百年来没有变化。而中国的村庄,不少已濒临瓦解和空心。

从欧洲回来,冯骥才又发起了传统村落认定保护的工作,他认为,世世代代居住的乡村承栽着民族精神文化的DNA。从去年开始,他和他的团队对传统村落进行全面调查,希望能先尽快建立出档棠来。

似乎,他又要忙上若干年了。

坐在研究院敞亮的会客厅里,聊起小说来,冯骥才依然是滔滔不绝,我现在写东西的感觉一丁点儿都没有丢。去年,《收获》出版社交代他续写《俗世奇人》18篇,他一下子写超到21篇,只好把3篇收回。

冯骥才说他收集的.本地奇人素材足足有一百来个,在脑袋里闹腾,他还说起自己最近有灵感一现,想写一个会吃鱼的美食家。不定哪天,想写的话,半天就写出来了。

但问题是即使半天也不是个容易事。《俗世奇人》的前18篇和后l8篇之间隔的20年,正是他把工作重心转向文化遗产保护的20年。完全属于他自己的铒作时间越来越少。他已远离作家的光环,出现在媒体乖公众面前谈论的也都是古村落保护。

然而当了许多年的作家,冯骥才不能完全放下。他有一个苦恼,就是做文化遗产抢救的时候,无法拥有小说家的纯虚构式的思维。写小说有段时间一定要活在虚构里,但他已经无法获得一个完全离开现实的纯虚构环境。比如几天前河北定州的一位82岁老传承人告诉他说,当地的一个民间戏快要灭绝了。他一呼叫,我就得从虚构的世界里出来。《俗世奇人》这样的故事很短也好写,每篇大约2000字左右,冯骥才称它为超短篇。

只能写这样超短篇的小说了。想写的太多,不知有没有时间。冯骥才说,却是一副释然的样子。

我随缘,看上帝给我多少时间。

(选自2016年1月22日《北京晚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