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话题作文>节日作文>元宵节作文>

【精品】正月十五作文九篇

学问乐 人气:2.71W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正月十五作文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正月十五作文九篇

正月十五作文 篇1

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夜晚,我放了不少的鞭炮和烟花。

放烟花要有一定的技巧和胆量。我拿出了好看的金元宝,先把盖子打开,找到牵引线,在用火机把牵引线的头点着,然后赶紧离开,等牵引线烧到里面的时候,只听见嗖的一声,五颜六色的喷花像喷泉一样喷射出来,礼花喷出的后,形态各异,五颜六色,有的像脚丫、有的像喷泉、有的像柳树,好看极了。

接着我放了最响的二踢脚,点着牵引线后,我赶紧跑得远远的,这时候只听见嗵的一声,可响了,震得地都在颤抖,一直飞上天空,然后又啪的一声巨响。

最后我放的是金光圈,但它飞到空中就变化出颜色和形状都不同的花朵,就像五彩的流星雨,五彩斑斓,千娇百艳。

啊,多美的烟花,多响的炮仗啊!元宵佳节太使我难忘了。

正月十五作文 篇2

记得那是2XX年,正月里我就匆匆忙忙的赶回了西安的学校,没几天就是元宵节了,正好是星期天,一大帮同学们就吆喝着去观灯,大家等高远望,在西安城墙上大声的呼喊:“新年好!我爱你!”,再回头看看身边的女同学,就都哈哈的笑了起来!回学校的路上大家才知道乐呵的都忘了吃饭,我就张罗着同学们回到宿舍咱也过个元宵节,但那时候囊中羞涩是不敢铺张浪费的,大家就商量着买些汤圆和水饺回宿舍庆祝元宵节,这样也算是南北会师过元宵了。东西是买了,可回到宿舍我们才发现没有煮这些东西的地方,不过有聪明的同学就说可以把汤圆和水饺下暖壶里,用热水器煮,当时大家还直夸我们这位同学真聪明。后来发现煮好的汤圆和水饺煮好后一个也倒不出来,这可急坏了早已饿疯了同学们,也没有招了,最后大家只好打破壶胆把汤圆和水饺倒一脸盆里吃了,但又怕打破的玻璃渣扎到汤圆和饺子里,一顿汤圆水饺吃的大家都是战战兢兢的,不过,那晚的欢乐和善意讥讽同学的笑声却一辈子留在了我心里!

时过境迁,童年已越来越遥远,上学时的故事也越来越模糊,只能在这样祥和的节日里,任那些思绪在记忆里翻腾、升温……

正月十五作文 篇3

正月十五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寓意着来年能团团圆圆的。

我们家也不例外。看!妈妈早就活好了糯米面,只见她取了一点糯米面揉成团,然后把面团捏匾扁,再把各种各样的馅放入后捏圆,搓成圆形,这样元宵就做好了。

水开了,妈妈把元宵放入开水里煮。不一会儿,元宵煮好了,我馋得直流口水,妈妈连忙盛了一碗汤圆递给我,让我赶紧趁热吃。

啊!我的汤圆是花生馅的,看起来很好吃,我闻了闻,一股花生的香味扑鼻而来。元宵有一元硬币那么大,有黄色·紫色,豆沙色,也有纯白色。用筷子夹了夹软软的,粘粘的,像小朋友们吃的棉花糖一样。舔一舔,甜甜的。咬一咬,黄色的是花生味,紫色的香芋味,豆沙色的红豆味。也有原味的纯白色,真是又好吃又好看。

这天,我们还去了夫子庙赏灯,那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五彩的花灯比比皆是,爸爸为我和妈妈照了许多照片。回来后,放到电脑上一看,:“哟!我的女儿还真像个小明星,十足的小美女呢!”妈妈惊叫道。

这个正月十五我们全家过得可真是有滋有味啊!

正月十五作文 篇4

照片上,我戴着围巾站在一座晶莹的冰灯前,——这是我今年春节前在哈尔滨的冰灯前拍下的照片。

我的老家在大庆,就是那个因为挖出了石油才闻名全国的小城市。今年过春节,我们打算开车回老家看奶奶。

2月20日上午,我们出发了。21日中午,到了哈尔滨。因为哈尔滨是冰灯发源地,就在那儿玩一下午。天黑了之后,我们去兆麟公园看冰灯。今年公园主题是迪斯尼乐园和世界冰雕大赛作品展览。晶莹剔透的冰雕里穿着灯管,美丽这个词都不足以概括。整个公园没有灯,照亮都靠冰雕里的灯管。冰灯帮我们照亮路,还给了我们美的感受。可是,这么美的物体,等春天时就化了,多可惜呀!我不禁叹了口气。

第二天,我们到了大庆,见到了奶奶。奶奶老了,真的老了,以前她还总是牵着我的手,带我去这儿去那儿,总要在吃饭时问我吃什么,如果没做就赶快去买,可是现在行动很不方便,走路都需要别人搀扶,还话也说不清楚。她见了我, 很高兴,对我说:“瑄儿,你……还记……还记得你……” 她指了指自己。她不知道她是我的什么人,只知道我是她的孙女。“记得!记得!” 吃饭时,她喜欢坐在我旁边,用颤抖的手给我夹菜。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短暂而又愉快的6天。28日早上,我们开车往回走了。由于怕奶奶难过,就没告诉她。

谁知道,29日奶奶心脏病突发,在30日凌晨去世了。我想,她这盏照亮了几十年的冰灯,到了该融化的时候了吧。

正月十五作文 篇5

正月十五晚上,我们全家吃完汤圆,随后爸爸妈妈就陪着我去街上看舞龙灯。街上早已人山人海,特别是圆盘处,观看者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我好不容易钻进了人群。

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在五彩缤纷的烟花中,出现了一条“板凳龙”它是由许多板凳连接而成的。虽然它不能像“龙灯”一样舞出各种花样,但是,它整整齐齐的排列在街头,宏伟壮观。过了一会儿,一条“巨龙”出现了,你瞧,它穿着一件黄澄澄、亮闪闪的“龙袍”,神气地仰着头,这时我伸出手来数龙节,一、二、三、四------一共十二节,真长啊!那龙灯是多么威武。红红的龙头特别精致,整个龙头都是用“鳞片”做成的。“鳞片”一片一片紧紧地连在一起,没有一点空隙。中间是用纸糊的龙身,龙尾上一片片精致的“鳞片”全都是用木头刻成的。那一节一节的龙身、精制的龙头和龙尾,再加上一盏一盏的'红蜡烛,搭配起来真是漂亮极了!这时又有一条“龙”来凑热闹,它俩长得真是太像了,我想它们应该是孪生兄弟吧。观众们鼓掌、欢呼,连旁边的烟火都给他们打气了,舞龙的叔叔和爷爷们舞得更欢了,他们一会儿舞出了双龙戏珠,一会儿舞出了大龙卷小龙,一会儿舞出了双龙盘旋,龙像活了一样。

舞龙灯结束了,龙灯走远了。我喜欢舞龙灯,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正月十五作文 篇6

天黑了,我们三人(爸爸弟弟和我)徒步准备去八云塔和三秦明珠这两个地方看夜景。

首先来到八云塔前,此时的八云塔,真算是一座宝塔。你看!它身上围着的很多灯,一会亮,一会灭;八云塔三个字则金光闪闪,耀人眼目。

八云塔前面是七个高中所办的彩灯展览。进了里面,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年年有余》,你瞧!一条比我还高的大金鱼在莲花上跳跃,嬉戏。旁边的,好像是它的两个孩子,那两条小鱼比那条大金鱼小三倍,它们在它的身边玩得非常开心。你看,那鱼的眼睛发起金光来,肚子也发出光来,好像要跳下来的,真是美不胜收。

左边是个“水井”,水井上面贴着“安全用水”四个大字,井周围有许多画在布上的苹果树,苹果树的背景各不相同,有绿的,有蓝的,有橙的。还有粉红的。它们都很逼真,真想把这些苹果树的果子吃个光光净净,真馋人。

井后有棵梅花树,上面有红色的梅花和黄色的梅花。梅花树后有一个像蜂巢一样的超级大灯,有四条柱子顶着,前面还有两条鲸鱼,鲸鱼后面有一个灯,也是蜂巢型的,只不过比那个大灯小一点,他的周围有很多灯笼,那些灯笼都发出了金光,非常美丽……

离开了那儿,我们去观赏三秦明珠。

我们还没到,就看见那儿流光溢彩,华丽辉煌。

我们先从灯光装扮的走廊进入里面。迎面而来的是一只美丽的凤凰,它象征着吉祥。接着,我们又看见了凶猛无比的金老虎,它象征着周至的坚强。最后我们又看见了一条在莲花上的小金鱼,它象征着粮食永远都吃不完。

我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的灯有四种颜色,红·黄·蓝·白。“哇!这球还会转呀!”我情不自禁的叫了起来。三根羽毛中间的那个金球竟会转。三秦金珠的周围用玫瑰装饰,有粉的,有红的,还有黄的,他的周围还有四个有玫瑰做的四个柱子,每个柱子上都有一个用黄玫瑰做的大字,分别是虎·年·吉·祥。

三秦明珠的左边有一个用蓝灯光打扮的尖顶帐篷,帐篷头顶插着一个中国之旗,美丽极了。

我正在入神欣赏梅花瓣忽闪忽灭闪灯光时,爸爸对我说:“媛子,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的和爸爸离开了三秦明珠。

正月十五作文 篇7

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在都市;不论是在黄土飞扬的沙坡上,还是在高雅闲适的广场上,都有它的影子——秧歌。喜气洋洋的秧歌,土生土长的秧歌,永远让人欢乐。

也许那舞者并不起眼,但是,当锣鼓齐鸣、喇叭齐唱的时候,可就大不一样了。瞧,那是一群飞鸟,伴着锣鼓喇叭一起舞动,张开了翅膀。那一片红绿动了起来,仿佛赤中泛青的云霞,飘了来又飘过去。一会儿变幻成几匹野马,一会又凝聚成一团绒球。又像粉红的杏花,碧绿的杨柳,随曲摇摆,炫耀色彩;又仿佛燃烧的烈火,狂泻的飞瀑,流露出不羁,流露出粗犷,但又体现出娇嫩,体现出柔情。怎一个“美”字了得!

看那时急时缓的脚步,多么自然。快步,如鼓点。咚咚咚,是它的节奏,刷刷刷,是它的速度。噼呖啪啦,干脆利落。或如踢踏舞般灵敏,或如芭蕾般轻快。慢步,如晴蜓般点水,轻柔稳健,踏实缓慢,让观者更陶醉其中。在小小的空地上,竟有这般优美的舞蹈诗篇,竟能演绎如此的秧歌风景。

那结实的手臂,灵巧的手腕,宛若两条龙不停地翻越踊动。正如乐天所说: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和着拍子,两只手擎紧火红的布扇,上下飞腾。手动、扇舞;手不动、扇亦舞。舞者就用这一双扇子,舞出生活。把扇子横放胸前,似提篮疾走;把扇子竖插发后,若对镜梳妆;把扇子高举半空,像绽开的花团锦簇;把扇子低压身下,又如裙摆左右摇动。噢,这一片红红火火,一片朝霞升腾。

在这里,没有死气沉沉,没有孤独压抑。你只会看到孩子的天真活泼,中年人的强壮坦荡,老人的健康快乐。这就是秧歌的力量,打碎心的牢笼,释放心的能量,抛开心的包袱,冲去心的污尘。给心灵一次释放,给生命一次解脱。

好一个充满活力的秧歌!团结、红火、兴旺,这就是秧歌。永远给我震撼、给我希望、给我快乐!

今天我去看秧歌,我远远地就听到啦锣鼓声,我走过去看见有很多围观的人,人山人海,太多了。我看见了锣鼓车那些有的打鼓,有的敲锣,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拿着扇子,头上带着花,后面咋着一条长长的辫 子,在队伍中有一个孙悟空左扭扭,右扭扭,前妞妞,后妞妞,真有趣。她朝我走过来,把我吓得向后退,我从侧面看见她的脸笑啦!我想有孙悟空就有*八戒,他那大大的肚子,她的鼻子像一个杯子,扛着大耙子,耙子上面有一个 佛字,他没扭只是懒懒地走,还有一个要饭的,拿着一个半截棍子从那晃来晃去,走在队后面。又过来几对秧歌其中有踩高跷的,头上包手巾的,这个村子真是穷呀!夕阳红最精彩很多老 爷爷老奶奶,天那么冷,妞的还那么精神。

今天是正月十五,大家高高兴兴的过个团圆年,希望今年五谷丰收,平平安安。不再有地震,国家越来越强大。

正月十五作文 篇8

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闹元宵,去坟、烧火、看湖南卫视一年一度的闹元宵,丰富而开心!

快到傍晚的时候,我们踏起轻松的脚步,迈起快乐的步伐,去坟给祖先和老婆婆烧纸,插小蜡烛,回去的时候,再看看一大块坟,格外美丽,一片金色的海洋。回家的路上,家家户户的房屋上都挂有红灯笼,家门口还有小蜡烛,象是在装饰自己的城堡一样,格外好看。回家以后我们就开吃饺子了,一家人坐沙发上,看看新闻吃着饺子,心里都很兴奋和幸福。吃过饺子后,舅舅带上我们在房外点火,放炮,格外开心,玩过以后,我们去姥爷家看湖南卫视的闹元宵,因为我们都快开学了,所以妈妈8:30喊我们回家睡觉。正月十五闹元宵在快乐、开心、幸福中就这样过去了。

这一次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我过得最开心的一次了,因为我舅舅这里的闹元宵很热闹,而我老家哪里都是冷清清的,最重要的就是它让我感受到了快乐、开心、幸福!

正月十五作文 篇9

人们常说正月十五的月亮是最美的,我有些半信半疑,于是就来到窗前想以欣赏一下正月十五的月亮究竟有多美。

窗外的夜空是湛蓝湛蓝的,稀疏的星星闪着点点寒光,橡似想要与月亮比一比到底谁亮是的。月亮先是金黄色的,徐徐地穿过一绺绺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再向上。她身穿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玉盘似的脸,挂着温和的笑容,静静地望着大地。

几朵银灰色的,薄薄的云绕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薄薄的轻纱翩翩起舞。

月光如水般静静地洒向大地,像谁往地上撒了一大把碎银,大地上的一切都沐浴在银光之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朦胧。

啊,这是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朦朦胧胧的让人心醉。

月色皎洁,圆月当空。望着一轮满月,我惦念起不在身边的妈妈,情不自禁地默颂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正月十五日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象明艳的花朵一样。从“火树银花”的形容,我们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的缘故。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由于到处任人通行,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可与此相印证。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平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灯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桥说成“星桥”了。“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说出游人之盛,这样,下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长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便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过去。“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之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这诗于镂金错采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