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话题作文>情感作文>记忆作文>

杏果的记忆作文2篇

学问乐 人气:9.25K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杏果的记忆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杏果的记忆作文2篇

杏果的记忆作文1

秋风凉,银杏此第变黄。月清露凝,秋意浓愁时。秋夜里的几阵急雨,围院里的银杏树已落得满地翻黄,秋果沉甸垂坠,秋叶化而为泥。十月,银杏果掉落满地,无人采摘,无人在意。

儿时的我忙着在我家后院的银杏树坛,一堆堆厚厚的黄叶下搜寻银杏果子,我们叫它白果。找着一个就用脚把它上面的果肉蹭去,露出里面白白的硬壳。只要果肉一破开,它的臭味就像汁液一样的流溢出来,在空中徐徐的淌着。事实上这种臭味并不刺鼻,反而带一种土地的香味,和一种成熟的味道。忽来一席凉风,竟有一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一派落叶纷飞的蝶恋美。

为了了解白果的功效,还特地上网查了些资料,看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我国南方传统婚俗之中,母亲在送新嫁娘上花轿前,往往会塞给女儿几粒白果。只塞几粒并非因为小气,而是由于白果微毒,不宜多食。而为什么一定要是白果,除了“百年好合”的吉祥口彩之外,更因为白果有“缩尿”之效—减少新娘在乘轿途中下轿解手的尴尬。可见白果的医学功效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古人就已经能够了解白果的'中药性情,合理运用到自己的平常生活中。

如果说烤白果尚属小吃,那么用白果制成的各种菜肴之中。在很多医书中都有关于银杏的记载,认为白果性平、味苦涩、有小毒。中国人摸索出了让它吃起来美味且安全的方法—去壳、焯水、除芯……诸如腐竹白果粥、白果炖鸡、无芯糖白果、白果粽子、白果腊八粥、白果莲子汤、鸡蛋白果豆腐、白果羹,都是在民间代代相传、风味各异的美食。加入白果烹调的菜肴,食用时味道特别醇厚,可以及时消除肉食中时的油腻感,起到调节胃口的作用。由此白果药食两用的功能便会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万万记住不能因为白果有益人的功效,特别是生食白果,一定要注意食量,慎之又慎,否则美好的食物会变成令人畏惧的灾物。

明人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写道,将白果“以火煨之,色青碧如琉璃,香味冠绝。秋深都人点茶,以此为胜”。白果久嚼回甘,以佐茶下酒,其滋味胜过一众干果。从儿时至如今,白果对于我们家,都有一种熟悉,像老朋友的感觉,它是我儿时的乐趣,是父母烹饪必不可少的材料,是润肺益气的一味中药。秋风凉了,是否,你也愿意和我一起,捡几颗银杏果儿回家暖心。

杏果的记忆作文2

老家的屋后有一棵高大的杏树,小时候常和伙伴们一起去摘杏子吃。

初秋时分,杏树才刚刚挂果,我们便按捺不住了。一天下午,几个小伙伴相邀来到树下,歪着小脑袋瞧着那高大的杏树,只见杏子在阳光下分外诱人。我们找来了长长的竹竿,朝那树叶密集的枝桠用力一阵猛打,躲在树叶中的杏子,便哗哗哗地落下,我们忙扔了竹竿,一窝蜂似的在地上争抢着杏子,有的拿了杏子左看看右瞧瞧,口水便情不自禁地从嘴角溢了出来;有的却迫不及待地将杏子顺势在衣服上蹭两下,一口咬下去,还没等我们回过神来,就见他不停地在那里吐口水、伸舌头,做出鬼脸样,随即将手中剩下的半颗杏子扔得老远。

杏子没熟,苦涩的味道是无法言表的,但摘杏子的乐趣却是让人难以忘怀的。

每每等到杏子成熟时,那些馋嘴的小鸟,就会整天围着杏树吵个不停。等到没人时,它们便呼朋引伴地从四面八方飞来,躲在繁茂的树叶里吃果子。成熟的杏子,脸涨得通红,鸟儿是最会吃的,它们总是啄那最红的杏子,它们在这颗杏子上啄几下,又在那颗杏子上啄食几下,颗颗都留下了难看的疤痕,但只要是留有它们啄食过的痕迹的杏子,味道就特别好。当然,我们是不会让小鸟得逞的,依旧用那长竹竿驱赶,小鸟们听到响声便慌忙逃跑。我们又用竹竿轻轻地敲打那黄里透红的杏子,杏子一个个掉落下来,太阳的余晖洒落在庭院的每个角落,映红了我们这群贪吃鬼的脸,挑拣那最大的透亮的杏子,慢慢地品尝,一股香甜融入口中,久久不能散去,院子里便时不时地传出阵阵嬉闹声。

如今,又到了杏黄时节,可昔时的玩伴如今都已各奔东西,那棵大杏树由于老家修路碍事也被砍掉了,那些小鸟早就没了踪影,儿时杏果的记忆便在时光荏苒中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