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实用文范本>实用范文>论文>

如何用朗读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论文

学问乐 人气:1.74W

文言文是古代文人运用古汉语,将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口语交流经过加工提炼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形式。因为距离我们的时间较远,我们的语言交流几乎从不用文言的形式来表达了,所以它就不再有鲜活的语境,加上大多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很难将其提高到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高度上来,因此学生学习文言文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初中语文教师,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虽然在文言虚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文言句式等知识点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教师串讲,学生死记,造成了教师费力不讨好、学生被动接受的尴尬局面,刚开始学生可能还有点激情,可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丧失殆尽。要想转变这一尴尬局面,教师就应该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上下功夫,而朗读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和激情的有效措施。

如何用朗读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论文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到学校来的目的是读书,“读书”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多读,如果只是听老师讲,那是叫“听书”,尤其是文言文更要反复朗读,因为自古以来朗读就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途径。古人都知道多读才能理解文章的意义,难道我们今天的从教者还不知道吗?学习文言文,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即学生在熟读和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因为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能初步完成对文意的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而不是去满堂灌,才能有效地克服学生在学习文言时产生的紧张情绪和畏难心理,排除他们学习文言文时心理上的障碍,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习效果也才会大大提高。

朗读文言文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困难的任务。如果教师教学时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字、词、句、篇、翻译和文言知识的讲解上,学生就没有朗读时间,就会导致文章学完后,学生还不能准确、通畅地朗读,更不可能把握好语速、语气、语调、停顿、轻重音。这样,学生学习时就无乐趣可言,更谈不上有成就感了,又怎能对学习文言文感兴趣呢?

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训练作为文言文教学的第一要务。

而朗读又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字面的朗读,在朗读时初步理解文意;二是背诵,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要想让学生对文言朗读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朗读的乐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范读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和自己的背诵中感受到朗读的快感。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朗读的冲动,也会用情地去朗读好每一篇课文。

本人已从教30年了,可是每当想起师范学校的古文老师苏鸿禧为我们朗读《梦游天姥吟留别》时,他那陶醉的神情还历历在目,那抑扬顿挫的声音还会在耳边回荡。正是苏老师的范读影响了我,在我走上三尺讲台后,便喜欢上了朗读,特别是古诗文的朗读。由此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都是从倾听教师高质量的范读和背诵开始的。

在激发起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兴趣后,就要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朗读,从中寻找快乐,从而激起自己文言文学习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去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突出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使朗读成为学生学懂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同时在教学每一篇文言文时,都把朗读作为讲读的前奏。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学生朗读,要求吐字清晰、字正腔圆。

学生在课外预习时,要借助工具书查准字的读音、进行标注,找出文中长而结构复杂的句子,高声朗读三至四遍,养成习惯,并把预习变成自己的主动行为。

第二、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文言文学习的快乐。

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朗读时间和空间(每篇课文至少要用一课时来指导朗读,要背诵的课文进行背诵指导),朗读训练需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首先要让学生读出停顿、重音、语气、节奏,这是最起码的训练目标。教师以范读和领读为主,逐句、逐段地读,让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断句、重读的规律。对于难以读准的句子和语段,教师要帮助他们揣摩含义,找准重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例如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孟子》两章中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和第二章中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停顿和重音,教师应强调“域民”、“固国”、“威天下”和“入”、“出”的停顿,这样就可以读出节奏。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力,用文言文和谐的音韵美去感染每个学生,触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其次是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读懂文意、读出文势、读出个性化的理解、读懂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让学生享受朗读带来的成就感,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这个过程主要采用自读方式,这也符合蔡林森先生推广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又如我在上《公输盘》一课时,就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由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学生们读得有声有色,人物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在接下来的自主翻译、结构分析、主题归纳时,同学们更是积极踊跃、概括准确;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同学们也能从不同的角度谈出自己对墨子、公输盘和楚王三个人物的个性化理解。这些效果都是学生自主朗读得来的。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课文,收获了知识,获得了审美感受,拓展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所以说,朗读是一把开启学生走进学习文言文之门的钥匙,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的催化剂,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理想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