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实用文范本>实用范文>论文>

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的调查与对策论文

学问乐 人气:1.13W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医学教育应主动适应医药卫生事业需要,与医院形成良性亙动,这就需要学校、医院加强协作,在课程建设、临床实习、课外实践等各个环节融人医患心理教育的内容,共同提高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质量。这既是改革髙等医学教育、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也构建中国特色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的调查与对策论文

一、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的现状调查

为了深人了解目前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的医患心理教育的情况,笔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开展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査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28份,回收率为96%。

1.多数医科生对医患关系的认识比较全面,但不同年级医科生对医患关系紧张程度、获取信息途径、给日常学习所带来的影响等认识有所差异。

对医患关系定义的理解方面,86.7%的被访者认为医患关系是医生为中心的群体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之间多方面的关系,有9.3%的被访者认为医患关系是医生与患者个体之间的关系,还有4%的被访者对这一定义不清楚。

对医患关系紧张程度认识方面,实习医学生认为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比例较高,占81.7%,而在校医学生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和谐的比例髙于实习医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医学生对医患关系乐观的比例也在降低。低年级、中年级、髙年级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比例分别占75%,75.2%和86.5%。

获取医患关系信息途径方面,医学生以媒体报道(78.4%)和社会传闻(57.4%)两种途径为主,其次是自己亲身体验(48.9%)、实习培训(27%),而通过选修课程获取医患关系信息的比例最低,仅占24.9%。低年级和中年级同学获取医患关系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媒体报道和社会传闻,而髙年级同学获取医患关系相关信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媒体报道和自己实习的亲身体验。

关于舆论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中,54.6%的被访者认为仅有少数病人与医生之间存在矛盾,矛盾被舆论放大,致使医患关系紧张,而有34.6%的被访者认为病人与医生之间的确长期广泛存在着一些纠葛,互联网等媒体的发展使之激化了。还有1.1%的被访者认为医患之间关系实际上还比较和睦,不存在大问题。

从医患关系对医学生的影响来看,紧张的医患关系确实会对大部分医学生产生一定影响,但有47.7%的医学生表示虽然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但是可以克服,25.7%的医学生对此无所谓,16%的被访者认为这反而是一种激励,10.6%的医学生表示医患关系令他们感到前途灰暗,有过转专业的念头。年级越高,当前医患关系对日常学习的消极影响比例越高。

绝大部分医科生认为医患沟通很重要,但是对自身的医患沟通能力不够自信,认为专业教师和医院带教医生的言传身教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在医患沟通重要性程度方面,95.2%的医学生认为医患沟通是重要的。对于自身医患沟通能力,一半以上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沟通能力一般,7.1%的被访者表示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不强,33.5%的医学生认为沟通能力还可以,只有6.6%的医学生表示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很好。可见,多数医学生对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还不够自信,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还有待提髙。

74%的医学生表示本专业老师经常在教学中体现出敬业精神、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的态度和行为。53.3%的医学生认为专业老师的言传身教,会对自己实习期间与患者沟通影响很大,还有39.3%的被访者表示会产生一些影响,仅有6.1%和1.4%被访者认为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

3.医患心理教育的课程主要设置在低年级,授课教师是以专业教师为主,教学形式主要以书面教学和专题讲座为主。

目前医科院校里,医患心理教育相关课程的授课老师主要是本专业老师,占43.3%,而由心理学专业老师和医院医生授课的比例仅为19.8%和25.2%。但医学生们希望医患心理教育的授课老师主要是医院医生和心理学专业老师,所占比例分别为37.8%和50.6%。

在各大院校各个专业中,医患心理教育课程主要在大一和大二开设,所占比例分别为24.1%和25.4%,在大三开设的比例为16.8%,在大四和大五开设的比例分另U为13.3%和3.1%,另外还有17.3?/。的同学反映没有开设医患心理教育课程。

目前医患心理教育主要的教学形式是以书面教学和专题讲座为主,分别占43.2%和51%,而专题讨论、小组角色模拟和经验交流的比例分别只有23.4%、21%和26.5%。从学生的喜爱程度看,医学生们更喜欢经验交流、专题讲座、小组角色模拟等形式,而对书面教学这一教学形式的喜欢程度最低。

4.医患心理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主要以知识讲座和案例分析为主,学校邀请医生给医学生开展医患心理教育的活动频率不高。

从医学生参加医患沟通技能相关的实践活动情况来看,主要是以知识讲座和案例分析为主,一半以上的被访者都有参加过这两项实践活动,而参加过其他实践活动如参加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辩论赛、模拟门诊小品、知识竞赛,比例都相对较小。

调査显示,学校邀请医学医师给医学生开展医患心理教育的活动频率并不髙。医学生认为学校经常邀请医师给学生开展医患心理教育课程讲解、医患心理教育知识讲座、医患情景模拟训练、为医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比例分别只有15.1%、10.6%、6.5%和11.4%。而学校邀请医师给学生开展医患心理教育课程讲解、医患心理教育知识讲座、医患情景模拟训练、为医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比例分别为47.9%、48.3%、27.4%和32.3%。认为学校从来没有邀请医师给学生开展医患心理教育课程讲解、医患心理教育知识讲座、医患情景模拟训练、为医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比例分别为11.5%、11.9%、22.3%和20.5%。

5.在临床实习时医学生缺乏医患沟通的技能技巧,较少专业教师和带教医生经常与实习生进行医患沟通教育,医学生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力度。

66.9%实习生认为与患者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技巧,其次,实习生在沟通交流中信心不足(54.1%)、胆怯、紧张、焦虑(47.9%)以及交流中人文功底不足(39.4%)。除此之外,采集病史缺乏系统性、思路不清晰,沟通中亲和力不够,在沟通中患者不信任自己,采集病史重点不突出,不注意语言的通俗性等也是导致沟通不畅的原因。

在与病人沟通交流中,有40.7%的$习生能和病人及家属交流时自然展开并终止话题;40.3%的实习生可以做到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有问题出现时及时协调解决;30.7%的实习生能够了解病人所想并充分获知与疾病相关的信息;23.6%的实习生能够简洁明了地解释疾病的诊断情况、治疗手段、重要检査的目的、结果与预后。不过有4.7%的实习生表示这些都无法做到。

实习期间,本专业老师经常与实习生进行医患沟通交流的比例为28.9%,偶尔交流的比例为44.1%,从来没有交流的比重为5.3%。带教医生经常与实习生进行医患沟通交流的比例占32.7%,偶尔交流比例为47.6%,从来没有交流的比重为2.4%。71.4%的实习生表示本专业老师和带教医生,如果能在实习期间与实习生开展沟通教育,对提髙实习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作用很大。而仅有8%和5.6%的实习生认为这对提髙自己医患沟通能力的作用很少,或者不起作用。对于实习前是否需要进行医患沟通能力培训这一问题,85.3%的实习生认为是需要的,仅有6.2%的实习生认为不需要或者无所谓。

6.当前医学生对医校协同开展医患心理教育普遍评价不髙,多方面因素影响其教育效果。

在对医患心理教育效果评价方面,2%的医学生表示效果很差,一半以上的医学生认为效果一般,有26.9%的医学生认为医患心理教育还可以,只有14.5%的被访者表示医患心理教育效果很好。可见,医学生对目前的医校协同开展医患心理教育还不太满意。

在影响医校协同开展医学生心理教育效果的因素方面,61.5%的医学生表示现行医学教育体制,严重压抑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积极性,还有46.8%的被访者认为临床实践的限制影响医校协同开展医学生心理教育的效果,另外,还有36%的医学生认为心理教育人才匮乏影响医校协同开展医学生心理教育,除此之外,32%的医学生认为医校协同开展医学生心理教育还受到心理教材选用与建设的影响。

二、彩响医校协同开展医学生医患心理教育的原因剖析

通过对医患心理教育的内容、实施体系、社会评价等方面的调査发现,当前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行医学教育体制、心理教育人才匮乏、医科院校心理学教材的选用与建设、临床实践的限制等仍然影响着医校协同开展医学生医患心理教育的`效果。

1.—学皖校教育存在重专业技能,轻心理素质的现象

由于医学岗位的特殊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学教育中对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十分重视,与此同时,在对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方面重视度不够,对医学生的心理教育往往因学业负担过于繁重而被忽视,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整体素质和质量和好坏,医学教育中应加强对医学生的心理教育重视力度。

2.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理论、轻运用的倾向

现代心理科学在中国也还远远没有普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心理教育的发展长期面临如何建立和完善心理科学学科体系的问题,人们将工作重点放在理论建设上,从而导致普及型和应用性工作受到冷落,这种情况在医学教育中也不例外,大多数医学教育者不了解心理教育工作在整个医学教育中的意义,没有真正认识到心理教育在医学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3.医学教育体制压抑医校开展医患心理教育的积极性

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以及日趋激烈的医学教育资源的竞争,迫使医学院校不得不将主要精力用于提髙学生的医疗技术和专业水平上,而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人长期严重不足,现行的医学教育体制对医学心理学教育的忽视,不利于医学生在医学心理学教育的学习,也压抑了医校互动开展医患心理教育的积极性。

4.医学院校的医学心理学专业人才资源比较匮乏

目前医学心理学教育无论在专业人员的培养还是对在职人员的资格认证方面还都远远没有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医学教育方面的心理教育专门人才十分缺乏。在医学院校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人数少,大部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有思想政治工作者或辅导员担任,他们大多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的一部分,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心理学培训,医学心理学教育工作多是由本专业或学院老师负责,而这些老师也大多缺乏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心理学知识支撑。

5.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育方式还有待改进

各大医学院校虽然开设有一些涉及医患沟通问题的学科,但对于医学生一般只作为选修课开设,学时数较少,其中涉及医患沟通的内容也非常有限,重点不突出,对实际工作帮助不大;大部分医学生表示医患心理教育的课程多是安排在大一、大二,但实际学以致用时则要等到实习阶段,这样往往导致许多学生学过就忘,等到实习时,又要重新再学习。医学心理学教材的选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心理学教材易用性和实用性不强,不易于学习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等。医患心理学的教学方式主要以书面教学和专题讲座为主,比较受欢迎的是小组角色模拟、专题讨论和经验交流等教学方式,医患心理教育方式还有待改进。

三、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的医患心理教育的对策

针对当前医校开展医患心理教育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双方需要共同明确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的客观规律,完善教育的内容体系,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才能进一步增强医患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医患心理教育的总体质量。

(一)完善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的医患心理教育的内容体系

1.医校协同培养医科生正确的医患关系认知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是未来医患关系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医患观念和价值取向将决定着医患关系的发展方向,因此医校协同培养医学生正确的医患关系认知。首先,医学院校和医院应通过报告、讲座等形式培养医学生正确的医患观,使他们对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及原因形成正确的认识。其次,媒体报道和社会舆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学生的医患认识,医校应共同携手加强引导,在医学生中将真实反映医患关系现状的报道进行宣传,避免医学生对医疗工作群体的误解-最后,学校应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医院应重视临床带教的作用,调整医学生获取医患信息途径的结构,通过言传身教给予医学生正面影响。

2.医校协同提高医科生的医患沟通技能技巧

医患沟通是医疗服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医校协同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得医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医患沟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医校要协同增强医科生医患沟通的法律意识,应通过课程学习或实习培训等方式增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避兔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问题。其次,协同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的技能技巧,包括沟通时机、沟通的内容、了解患者和家属的身心状况、实际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苗头等。专业教师和带教老师还要积极引导医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多与病人沟通交流,使他们学会帮助病人解决问题,获得病人的信任和理解。

3.医校协同提升医科生的医患心理调适能力

医患双方心理因素的影响作用是双向性的交互作用,因此在医患心理教育中,医学院校和实习医院应让医学生充分认识到医患双方不同的心理状态,学会进行心理调适。一是医学院校和实习医院通过教育共同帮助医学生识别和分析医患双方的认知偏差,避免因双方认识的不同及不足导致医患矛盾的出现。二是学校和医院应更多地引导他们关注自身和患者的情绪情感变化,并教授他们更多的心理调适方法。三是医校双方积极引导医学生在医护过程中避免和减少自己和患者的不良行为及其产生的影响。

(二)创新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的医患心理教育的方式

1.引医入校,医校协同提升医科生的从业心理准备医院医生由于长期与患者接触,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处理医患矛盾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邀请医院医生到医学院给医学生讲授医患心理教育知识,开设医患沟通相关课程,并以必修课的形式,引起学生的重视。医院医生的言传身教,教学中体现出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的态度和行为,必然会对医学生在以后的实习和工作中与患者沟通时产生深刻影响,为以后从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2.模拟演练,医校协同提髙医科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对医学生的医患心理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上,还应该多组织医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提髙医学生的操作能力、激起换位思考的观念,遨请医院医生为医学生组织开展模拟演练活动,使得医学生在医院医生的具体指导下,学会怎样与患者有效沟通、怎么多角度看待患者的外显行为,学会怎么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等等,无疑都会给学生以后的实境工作做出很好的铺垫。

3.课外实践,医校协同促进医科生的医学实践能力医学生医患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计划,而且要辅以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遨请医院医生来校为医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对提髙医科生的医学实践能力具有很大作用。另外,还需要医学生们走出校园,走入医院,通过担任志愿者、义工等方式,体验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感受病患的心理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未来职业。

4.临床实习,医校协同构建互动式的医学教学模式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时需要专业老师和带教老师共同指导实习生实践。专业老师应在实习生面临医患关系问题时,及时指导和提供帮助,同时及时收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时面临的医患沟通问题,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用作案例分析。带教老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医疗实践中树立关爱病人的理念;另一方面,要教会他们医患沟通技能。专业老师和带教老师也应加强互动联系,构建互动式的医学教育模式。

(三)构建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的医患心理教育的保障体系

1.改革医学心理学相关教材和课程医学心理学教材种类繁多,科学的选用教材,保证医学心理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兼顾不同专业的要求,教材内容易于医科生学习和运用;另一方面,临床医生还要掌握社会心理相关知识,懂得如何与病人沟通,具备良好的组织领导能力,具备必要的职业道德和伦理素养,因此医学心理学和医患心理课程的安排也非常重要。

2.配备专业的心理教育人才队伍专业的心理教育人才对医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至关重要。医学院校应依托学校应用心理专业学科背景、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强大的人才资源,建设一支“金字塔”结构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塔顶是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聘请心理卫生领域资深的专业人员组成专家组,并开办“心理专家坐诊校园”活动;中间层是来自应用心理专业的教师和庞大的辅导员队伍,他们形成各有专长、兼收并蓄的工作团队,是医学生医患心理教育的“心理引导师”;塔底是一支基层队伍——每个班级配备的心理委员,除做好医患心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夕卜,他们还是“心理气象员”。同时,将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的专业人士纳人工作队伍,为医患心理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

3.构建医校有效互动的长效机制医学院校加强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建立医校协同育人机制。首先要建立互利互贏的利益机制,即找准医学院和合作医院在医患心理教育中的利益共同点,建立医校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其次是建立资源共享的参与机制,促进医校全面合作,比如共同建设医患心理教育的课程、制定临床人才培养的方案、医校双方人员互相兼职等。第三是建立规范有序的约束机制,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约束的力度,确保医校健康合作。

4.加强经验交流与心理教育研究各医科院校以及医院应在医科生的医患心理教育方面加强不同髙校之间的联系,促进医校之间的配合支持。医学专家学者应不断在医患心理教育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加强理论创新,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为医患心理教育提供指导。医学教育者、医学工作者、医院管理者等从各自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讨论其在医学教学、临床实践中对医患心理教育的研究、思考、探索、调査、心得,交流对这一问题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都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医学生的医患心理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