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教学资源>素材图片>手抄报>

5·4青年节的手抄报

学问乐 人气:2.4W

5月4日是每年的青年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青年组织活动,庆祝节日。下面我们来看看5·4青年节的手抄报,欢迎阅读借鉴。

5·4青年节的手抄报

5·4青年节的手抄报 第2张

5·4青年节的手抄报 第3张

5·4青年节的手抄报 第4张

5·4青年节的手抄报 第5张

5·4青年节的手抄报 第6张

5·4青年节的手抄报 第7张

5·4青年节的手抄报 第8张

5·4青年节的手抄报 第9张

5·4青年节的手抄报 第10张

1、五四青年节的前身。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爆发。

巴黎和会现场

事情的起因源于: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引起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响,各界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1919年4月30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

还我青岛

1919年5月4日上午10时,北京各校学生代表在法政专门学校召开碰头会,商定了游行路线。下午1时,北京学生3000余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横幅。现场进行了集会演说,之后学生队伍向使馆区进发。行至东交民巷西口,受到巡捕阻拦,英法意使馆以公使不在为由拒绝接见中国学生。3000余名学生见使馆区不能通过,义愤满腔,队伍转向曹汝霖住宅。学生们边行进边演讲,学生涌至曹宅前。北京高师数理部学生匡互生率先跳入宅内并打开宅门,学生大队涌入,痛打了正在曹宅的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遍寻曹汝霖不着,激愤之下,于4时30分左右怒烧其宅。之后军警赶到,搜捕学生。

1919年5月7日,经蔡元培为首的校长团斡旋,被捕学生返校,学生复课。1919年5月9日,为爱护北大,蔡元培怀着复杂的心情秘密出走。1919年5月19日,北京25000名学生再次不上课,之后开展演讲、抵制日货、发行爱国日刊等活动。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次日,北京学生出动比3日多一倍的人数上街演讲,当日700多名学生被捕。北洋军阀的做法引起社会各界普遍不满,1919年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不上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学生被释放

2、五·四青年节的今生。

为了使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青年节。194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至此,五·四青年节的节日一直延续到现在。

3、五·四运动的社会意义。

五四青年节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

新时期的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