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作文>体裁作文>周记>

【精品】数学周记锦集八篇

学问乐 人气:2.03W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周又过去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时候好好地记录在周记中了。那么写周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周记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数学周记锦集八篇

数学周记 篇1

又是一周过去了,离毕业考试越来越逼近,仔细想一想,短短一周,我究竟学会了什么,做到了认真仔细了吗?我不禁反省起来:

(1)课上表现——我生性好动,课上更别提,不是摸这就是摸那,课上表现很不好,造成我不认真的习惯!以后我会多加注意。

(2)作业表现——自我感觉良好,虽然上课不认真,但是做题,只要仔细,一般不会做错,以后我也会更加认真、仔细,在题海中找到乐趣!

(3)学习内容——通过一周的学习,我学会了不少知识,如: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正比例(两种相关连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下周目标——这一周的不足之处,我会在下一周改正,争取做的更好,在数学中寻找无穷的快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至理名言,会在我心中谨记,成为我学习的动力,促使我更上一层楼!

数学周记 篇2

妈妈说:我们家的酸奶不够了,我们一起去买酸奶吧!我同意了。

我们来到了超市,我一进超市,就看见酸奶了,我飞快的跑到那里,拿了一箱就往收银台跑,妈妈叫住了我,妈妈问:你可看了保质期了啊?我看了一下保质期,今天是 20xx年3月16日,保质期是20xx年3月27日,这么短,我重新换了一箱,保质期是20xx年4月23日,这次的保质期长点。

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我们数学课上上的年,月,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东西要用到年,月,日。像食品药品的保质期等等。看来,数学课上学的东西在生活当中要好好运用啊!

数学周记 篇3

今天又到了星期一,是星期的第一天,但我仍沉浸在周末的欢愉之中,背上书包我准备上学了。

说起书包,反倒觉得有点不对劲,平时背书包时就像在背一座山似的,沉甸甸的,可今天怎么感觉轻了许多。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我的书最近在减肥?还是我的力气变大了?我走进教室,不久后,数学老师也来了,她叫同学们把数学练习册发下去,修改完后,读数学书。我先改完练习册,然后准备读数学书,结果找不着,我顿时慌了,急忙向冬萍求助。冬萍跟数学老师说我忘带后,数学老师就径直向我走来,我把目光转移到别的地方,因为我怕见到数学老师那严肃、锐利的眼光,我想她一定会很生气,叫我罚站,然后让小棍子在我手上“咬”一口,但情况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并没有被罚站,也没有挨打,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啊!数学老师叫我下课时找同学借书,把周末做的作业再做一遍,还要连题目也抄。我的目光顿时暗淡下来,想到一个下课要把那些题目抄完,再把它做完,简直异想天开,除非我是神仙,如果我的数学书在的话那该多好,那我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亲爱的数学书,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把你给遗忘了,但是有我的数学课堂本子和你作伴,我想你也不会那么孤独吧。

数学周记 篇4

数学无处在,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数学,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我在生活中的数学。

有一天我在学校打完乒乓球,出来我很渴,妈妈给了我5元,我买了一个2。7元的汽水,售货员找给我2。3元,我拿着钱出去了,我一想,我给她5元买了一个2。7元的汽水,售货员应该找给我找给我3。3元,我想来想去觉得售货员少找了,我一转身妈妈问我:“你去哪里?”我回答:“我给她5元买了一个2。7元的汽水,售货员应该找给我找给我3。3元,她少找了。”妈妈笑着说:“你真笨,5——2。7等于多少,我说等于3。3元呀。”妈妈笑着说:“再想想。”“我说:”等于2。3元,我算错了“。

生活中一定要细心,可不能学我呀!

数学周记 篇5

今天,我在《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大全》上看到这么一题,一个矩形分成4个不同的三角形,绿色的三角形面积占矩形面积的15%,黄色三角形的面积是21平方厘米,问:矩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迷糊了,想:只告诉一个占的面积跟另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这怎么求吗?坐在椅子上的老妈看了一眼,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连这道题都不会做,呵呵。"

我知道老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老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根据图可以发现,两个红三角形占了矩形的一半,一个黄三角形跟一个绿三角形又占矩形的一半,而绿色的三角形面积占矩形面积的15%那么黄色三角形占矩形面积的50%-15%=35%,我们拿量除以率就是21÷35%=60(平方厘米)。

原来这么简单,多亏了老妈的激将法啊!

数学周记 篇6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高为5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我看了,心想:呀!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呀!可是再难也要做出来啊!这时,我便像老爸求救了,老爸耐心地告诉我怎么解的方法,老爸还没讲完我就恍然大悟,原来这题这么简单,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着终于把自己不会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对了,心里乐开了花。其实,任何题目都不怎么难,只是没有动动脑筋而已,只要动动脑筋,任何题目都是很简单的。

快要开学了,我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困扰。我的寒假计划完成的很好,让我们新的学期了,展翅高飞吧!

数学周记 篇7

今天,数学老师告诉了我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班要上一节与以往不同的数学课。教室里像立刻炸开了锅似的,等到班上终于安静了下来,数学老师才说:不要着急,第三节才上数学课呢!

就这样,我们班上的同学们第一、二节课都坐立不安,一直在不停地看着手表,又好像有什么东西扎到了他们的屁股似的,嘴里还嘟囔着:怎么还不下课啊!那样子,好笑极了!

时间过得真慢啊!学老师终于来了,大家一阵欢呼,就连我也不例外,有摆造型的,又互相拥抱的,这场面,真是热闹极了!终于要上课了。铃声一响,全班立刻变得鸦雀无声,仿佛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

向老师问过好后,全班一起整齐地坐下,谁都不例外。今天老师要讲的`是分数加减法中的第二课——通分。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两个异分母分数:三分之二和六分之四后,又写下一个问题:这两个数相等吗?为什么?全班都陷入了沉思。三分钟后,终于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说:相等。因为如果把三分之二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二,那就等于六分之四,反之,把六分之四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二,那就等于三分之二。

数学老师问:是吗 那位同学肯定地回答,是的!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加减法第二课——通分。老师既不说对也不说不对,而是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了板书。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本,算一算,到底是不是?如果是,能举几个例子吗?如果不是,能说说你的看法吗?老师像连珠炮一般说了好几个问题。又过了三分钟,很多人都举起了手,包括我在内。答案出来了,确实相等,另外还有二分之一及四分之二等等。而那个首先回答问题的同学,则带着胜利的微笑坐下了。

叮铃铃——熟悉的下课铃声响了,仍然意犹未尽的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了教室。

这可真是一节难忘的数学课!

数学周记 篇8

最近我陪老妈去市场时,看见了很多笼子里的鸡,由此老妈便给我讲了一个经典的数学故事——鸡兔同笼问题。我和老妈回家后便一起了解了这一有意思的数学故事。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先假设它们全是鸡,于是根据鸡兔的总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看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1只兔,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兔。概括起来,解鸡兔同笼题的基本关系式是:兔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类似地,也可以假设全是兔子。

鸡兔同笼问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数学问题,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假设法“思想,更是十分新颖。我虽然对其中的要领与奥妙都不太熟悉,但通过这个问题,我明白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更激发了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