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教学资源>知识文库>实用文范本档>

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学问乐 人气:2.98W

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3.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通过我们之间短暂的交流,张老师发现咱班的同学个个都很机灵,思维敏捷,能积极主动的动手动脑,我真的非常喜欢大家!为此,我特意为咱班4个小队准备了几颗小星星,要奖给大家。看!你知道把这8颗星星平均分给4个小队,每个小队能分几颗吗?

生:2颗。

师:2颗,怎么算的?

生:84=2颗。

师:你能说说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有8颗小星,平均分给4个小队,每个小队分2颗。

师:(贴到黑板上)小星星代表着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会观察、会思考,今天这节课你能做到么?

【评析:借助奖励小星星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后面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伊始,就使学生以愉悦的状态投入整堂课的学习中。】

二、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出示情境图)阳光明媚的一天,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郊外举行野营活动,大家在野外尽情的游玩,四个好朋友约好午餐时要共同分享带来的食物,瞧!谁来说一说,他们都带了哪些食物呢?

生:有9个面包、10碗方便面、12根火腿肠、14个橘子、11瓶矿泉水、13个香蕉、15个苹果、18瓶酸奶。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生2:10碗方便面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碗?

生3:11瓶矿泉水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生4:12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根?

【评析: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分享学习的经验和成果,体会数学交流的价值。本节课上,让学生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有自己的一个问题,再看到了众多问题,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从而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三、 动手操作,认识余数

1.解决分面包的问题

(1)棋子代替面包,分一分。

师:那我们先来把9个面包平均分给这4个小朋友,好吗?

生:(读题)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么分呢?

生1:算一算。

生2:用棋子

师:大家用手中的棋子代替面包,想一想,要准备几颗棋子?怎样平均分?好,听清要求:请你用棋子摆一摆、分一分,并且将你们分得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之后请学生到实物投影前展示)

(2)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说明自己的方法:

生1:一人一个,一直到分到还余下1个,每个小朋友分了2个,还剩下1个。

生2:每人2个,还剩下1个。

师: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了几个面包?还余下几个?余下的一个该怎么办呢?还能继续分吗?

小结:(课件)看来,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2个面包,还余1个。

【评析: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分棋子,感受余数的产生,发现生活中的 余数现象,为理解余数的意义、余数比除数小奠定基础。】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实录(3)尝试列算式,认识余数。

师:你能把刚才分面包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尝试列算式,师巡视,搜集了3类做法:

①94=2*

师:先来讲讲你的想法吧。(生答)看了这份作业,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提出质疑)这样写不合理。

②94=21

③94=2余1*生汇报。

师:感觉如何?比较②③这两份作品,你更欣赏哪一份?为什么?

生:第②份,因为这样更简便。

【评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动手分棋子的情况列出除法算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算式中各数的具体含义。】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把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2个面包,(板书:94=2(个))为了表达的规范,数学上统一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剩余(板书)。余下来1个(板书:1),我们把它叫做余数(板书)。除法家族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它就是(生:余数。)

(4)学习有余数除法表示的意义以及读法。

①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除法家族里的其他成员?(生:被除数、除数、商)还有一位新成员余数。

②师:在这里,被除数9表示什么?除数4表示什么?商呢?余数呢?

生:9表示9个面包,4表示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2表示每人分2个面包,1表示还余下1个。(指名回答)

③师:这个算式读作:9除以4商2余1。(生尝试读,个别读)

④师:那,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谁能说给大家听听?

生: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2个面包,还余下1个。(指名回答)

【评析:通过引导学生用算式表示分面包的过程,弄清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数表示的含义,使学生理解了算理,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巩固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分10碗方便面。

①师:9个面包同学们分的可真好!你们能再帮他们分分这10碗方便面吗?同桌合作。

②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生:我们用了摆棋子的方法,把10碗方便面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2碗,还余下2碗。

③师:是这样吗?(课件演示)

④师:算式怎么列?

生:104=2(碗)2(碗)

⑤师:有问题了,商2余2,这里的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商2表示的是每人分得2碗,余2表示的是还余下2碗。

师:那10表示?(指名回答)

生:10表示10碗方便面,4表示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2表示每人分得2碗,余数2表示还余下2碗。

师:说的很有条理,太棒了!

【评析:学生通过说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互相交流分棋子的方法以及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思,以进一步熟悉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分其它的6种食品。

刚才我们帮四个小朋友解决了把9个面包和10碗方便面平均分的问题,他们可高兴了!

下面我们就继续同桌合作,把余下的食物分完吧。听好了,选择其中一两种食物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分一分。想一想,如果不用棋子,你会这样分呢?想不到的,可以借助棋子,并且将你们分得的结果记录下来。(生同桌合作,分余下的食物)

汇报交流:

生1:我们用了摆棋子的方法,11瓶矿泉水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2瓶,还余下2瓶。算式是114=2(瓶)3(瓶)

生2:我们用了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先画了15个苹果,又圈起来,15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3个,还余下3个。算式是154=3(个)3(个)。

生3:我们分的是12根火腿肠,这个没有余数,所以,很快就算出来了,124=3(根)。

生4:我们用了画一画的方法,13个香蕉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3个,所以每个圈里画了3个△,还余下一个,就又画了一个△。算式是134=3(个)1(个)。

生5:我们分的是14个桔子,没有摆棋子,我想三四十二, 14和12相差2,就是余下的2个桔子。算式:144=3(个)2(个)

生6:我们分的是18瓶酸奶,4个4是16,每个圈里填上4,18和16相差2,余数是2。算式是184=4(瓶)2(瓶)。

【评析:在这一环节,有的学生根据表内除法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体现了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同时,也遵循了学生在学习中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四、观察分析,探究规律

1.观察思考1(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① 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各个数,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② 生观察,(必要时,看暗示、启发关注除数与余数的比较)

生1:我发现了除数都是4。

师:这是怎么回事?

生2:因为是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所以是除以4。

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生3:我发现余数是1、2、3都比除数4小。

师:这可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老师把它记下来。(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③ 师:如果余数比除数大,或者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行吗?为什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实录生:不行,那样的话,还能继续分。

【评析:为了引导学生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师让学生认真观察算式中的各个数,自主发现余数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师提出如果余数比除数大,或者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行吗?为什么?,让学生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深刻认识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观察思考2(引出课题):

94=2(个)1(个)

104=2(碗) 2(碗)

114=2(瓶)3(瓶)

124=3(根)

134=3(个)1(个)

144=3(个)2(个)

154=3(个)3(个)

184=4(瓶)2(瓶)

师:看,我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真是很了不起!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很快就会有新发现了,请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手势引导)

生:我发现有的有余数,有的没余数。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没有余数,正好分完;有的有余数,没有正好分完。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评析:学生根据实践经验思考、感悟数学,既实现了思维的理性提升,又水到渠成地引出课题,真可谓一举两得。】

五、应用拓展,巩固提升

1.刚才同学们帮四个好朋友解决了问题,可还有一些小朋友也遇到了问题,你想继续帮助他们吗?我把小朋友的问题都收集起来了,请同学们帮小朋友做一做吧。

□□=□( )□( )

□□=□( )□( )

【评析:通过创设小兔分蘑菇、猪八戒运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图中表示的意思,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全课总结,情知共融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们认识了余数。

生2:学会了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

生3:还知道了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今天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同学们要善于用你的火眼金睛去发现问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总评:

本节课以情境贯穿全课,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采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经历了余数产生的过程,对余数的意义、除法的横式中各数的具体含义有了较好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并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问题,很好地把握了学生主动思维的契机,从而使他们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