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教学资源>知识文库>实用文范本档>

写作半命题作文

学问乐 人气:1.74W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写作半命题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作半命题作文

写作半命题作文1

题型解析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时限定题目部分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其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纵观近年来全国中考,半命题作文作为一种传统的命题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四种常见的作文类型中,半命题作文是最不容忽视的,也应是我们备考练习的重点内容。下面是归纳的几种常见命题形式:

一是前空型。如20xx年的“_____是我致胜的魔杖”(广东省)、“____的种子在我心中种下”(广西北海)、“____的岁月”(贵州安顺)、“____刷新着我的生活”(湖北鄂州)等。

二是后空型。如20xx年的“因为有____”(甘肃兰州)、“错过____”(广西柳州)、“追寻那渐远的____”(贵州贵阳)等。

三是中空型。这类题型要联系前后内容,确定写作的方向。如20xx年“有____陪伴的日子”(广西梧州)、“留一份____给你”(江西抚州)、“藏在____里的精彩”(湖北孝感)等。

四是“两空”型。这种命题要运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把空缺之处补充完整。如20xx年的“因为____我更____”(湖南永州)、“为____画上____”(重庆)等。

解决策略

半命题作文写作,关键在于高明补题、精心构思。如果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则容易出现“干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现象。如何把半命题变为有利于自己发挥特长的命题,可以说是一种技巧和艺术。因此,要掌握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写作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第一步:仔细斟酌补好题目

1.准确理解,辨清题意

写好半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拟好题目。我们应对题目认真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如20xx年江西南昌的作文题目“我读____”,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地缺了吗?不行。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把握住了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和干扰因素。上面例题中的“读”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读”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我读四大名著》《我读松花江的浪花》《我读妈妈那颗期盼的心》等等。

2.细处入手,以小见大

如果拟题过大,往往难以下笔。以“善待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为例,不少考生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时间》《善待大自然》……显然,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写起来不易把握,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如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因此补题要避免雷同,要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如以《善待地球》为题,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场景,抓住几个真实的、震撼人心的镜头,注意细节取胜,让人感受到地球被毁坏的惨状和大自然警钟长鸣的力量,挖掘出深刻的立意。

3.诗意命题,匠心独具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请以“曾经错过的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近几年来,诗意化的命题逐渐走进了中考作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审题和构思的难度。考生要将诗意化命题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挖掘出来,使作文立意深刻含蓄。如上述命题,大多数考生补题为:一段友情、一次机遇、一个道歉等。如此补题易于构思行文,但均出自提示语中。造成雷同,毫无特色。我们不妨展开想象,化实为虚,补出新意。在文题的横线上补上:一轮明月、一米阳光、那个季节、那缕芬芳、暗香盈袖的日子、梦想拔节的日子……这些文题新颖生动,既富有诗意,又蕴有理趣,能激发读者美好的遐想。

第二步:理清思路立意出新

不难看出,半命题作文的立意,实际上往往与作者的补题构思同步进行。考场作文立意水平的高下决定着作文的成败,而立意水平的高下又取决于作者平时的生活积淀和感悟人生、提炼思想的水平。下面谈谈半命题作文立意的三点要求:

1.准确。准确是前提,立意不准,全盘皆输。求准,首先就是要准确理解文题中的关键词语:也有人称之为“题眼”“题魂”。立意前须把握题中已有的修饰或限制性词语,准确理解已给文字的含义十分重要。同时,半命题作文如果有引语,往往以精辟优美、寓意深刻、情感浓郁的语句导人作文情境,或阐释,或举例,或提示,往往有着激发写作情思、界定选材范围的作用。

2.新颖。即对题中已有概念的理解要避开一般层面而取题意允许的新层面。例如“拒绝____”一题,一般考生在横线上补充上“自卑”“儒弱”“平庸”“自我封闭”等宾语,构成动宾短语,这类文章都含有自我审视和校正的色彩。有的考生却能避开这一般模式,机智地补出别具一格的题目,闪烁出与众不同的文学色彩、哲理色彩,如《拒绝再玩》《拒绝长大》《拒绝末日》等。在求新的同时,所补题目须利于我们选用自己熟悉的、有感情、有特色的题材,这样就能做到有材料可写,有情可抒发。

3.深刻。这不是指故作高深,而是指由表象进入本质,由感性进入理性。例如作文题“我多想____”,你若补“唱”,则文章未免肤浅;你若补“飞”,这比“唱”可能要好一些,但也流于一般。其实所补写的内容可实可虚,可近可远,你只要大胆发挥想象,尽可以游览于草木山水之间,徜徉于琴棋书画之中,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较为丰富深刻的人生思考。例如有位考生拟题《我多想把你留住》,作者从运河水当年的清澈、宁静写到现在的浑浊、喧嚣,写到了人对大自然的毁坏,也感悟到世态沧桑和“水如人生”的哲理,平中见奇,于一般中见深刻。

第三步:明确要求写出特色

有的半命题作文前有引语,要谨慎审视,提取关键词语和切题联想。在文题的后面,往往都有一个“要求”,常对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字数等方面作了一些限定。审这些要求的方法与全命题作文的相同,此不赘述。

写作半命题作文2

1、扬长避短,趋熟避生

每个考生擅长写作的文体往往是不伺的,唯有扬长避短,方能笑傲考场。考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填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构思。如“珍惜所拥有的——”,这一文题适合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或议论性抒情散文等多种文体。但是对于不同的考生来说,就应该根据各自的思维特点填空补题,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如果写记叙文,可补填“友谊”“母爱”等;如果写议论文,可补填“青春”“生命”等;如果写议论性抒情散文,可补填“热血”“豪迈”等。

考场作文是一种“速成”作文,难以有充裕的时间来选材、构思。因此,考生在补题时,所选择的词语,应该与自己平时库存较为丰富的生活经历相契合;所确定的内容,应该是自己较为熟悉、感受较为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体验。因为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如“我深深感受到了——”,题目要求中列出的可供选填的词语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友谊的可贵”“诚实的可敬”“虚伪的可鄙”等(也可不受以上词语限制,自行选词填补)。很显然,任何一位考生对上述诸种情感体验不可能有着同样程度的感知,拥有同样深刻的感受。这时,他们就必须“趋熟避生”。

2、标新立异,洞幽发微

考场作文,最忌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为消除此弊,考生在补题时,要充分运用求异思维,洞幽发微,察人之未察,道人之未道。选词所表现的内容,应是别人不曾经历过、不曾想到过、不曾抒写过,甚至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写不出的。为此,考生应尽量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事件,尽量避开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如考题没有强制一定要从提示语中选词,最好跳出提示,另选新词补题。如“一半”。根据花要半开,酒要微醺,拟题为“花开一半”,则将立意上升为一种审美的高度:含蓄可能更美!文有鲜腐之分,题有新俗之别。而题目的新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内容的鲜腐。半命题作文补题应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式,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思维发散得越开,联想和想象越奇特,则与其他考生的区分度越高,内容就越新颖鲜活,文章就越能独树一帜。如“尝试——”,尝试小偷小摸、谈恋爱,失之于低俗;尝试洗衣、做饭、骑自行车,失之于幼稚;尝试打工、人间真情,失之于普遍。如果立意为尝试人情冷漠,文章则会脱颖而出。

3、力戒空泛,小处切入

补题虚空浮泛、大而无当,是半命题作文高发的“写作事故”。因为题目越空泛,相应的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自然就越大。半命题作文命题中设置的思维空白,为考生展开自由联想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可补入空白处的词语很多,一些考生往往就拿捏不准。如“精彩——(一幕、瞬间、人生等)”,按说以提示语中的“一幕”“瞬间”入题,也非常不错。然而,有考生为了“创新”,将文题补成“精彩世界”“精彩世纪”之类。范围越扩越大,文题越变越虚,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大而空、虚而浮,事与愿违。

因此,要写好半命题作文,最好“小口径切入”,题目不要补得过大。如写作“拥抱

”,很多考生如此补题——“拥抱地球”“拥抱美德”“拥抱生命”,等等。这样的题目不是不可以写,只是它们涵盖范围过大,写起来较难把握,容易流于泛泛而谈。如果将“地球”缩小为“绿地”,将“美德”缩小为“宽容”,将“生命”缩小为“青春”之类,写作起来,可能难度会小一些。

有一种以具体事物人题的补题方法,可有效地缩小写作范围。如“我好想——”,很多考生就采用此法,拟出了“我好想栽一棵苹果树”“我好想去草原”“我好想拥有一间书房”等范围具体的文题。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4、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选词补题,应注意词语之间搭配得当,合乎逻辑。首先,要合乎生活逻辑。如写作半命题作文“我第一次——”,若补填“哭”“淘气”“做梦”之类,就不符合生活事理。因为这些事情大都发生在人的婴幼儿时期,是难以界定“第一次”的。如果换成“领奖”“说谎”“远行”等词,则因为其在考生脑海留下的深刻印象,情理皆通。

其次,补题要合乎语法规则。如“______夸我_______分析文题的语法结构,我们不难看出,这应是一个兼语句而非双宾句。前空须填人物名称或人称代词,如“奶奶”“她”等,充当句子的主语;后空宜填主谓短语、动补短语或形容词短语,如“进步大”“长得快”“真懂事”之类,充当兼语“我”的谓语,绝对不能补填名词。

再次,补题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如“_________,谢谢你”,揣摩题旨,横线上所填内容当与“你”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对手”等。然而有考生没有看出题目中的这种对应关系,填成了“辛苦了,谢谢你”“再一次,谢谢你”等,明显与题旨相悖。相反,如“那一次,我读懂了________”,篇优秀作文补的词语是“坦然”。文章写自己在与历经坎坷却豪迈依旧的大文豪李白、苏轼的对话中,领悟到笑对挫折的人生真谛。作者显然非常准确地破译出了命题者隐含在文题空白处的命题意图,所补词语,既切中题旨,又与文题中的修饰语“那一次”和动词谓语“读懂了”形成了和谐的配伍关系。

5、思想健康,拓深主题

高考作文对文章思想的健康性和主题的深刻性也有着隐性要求。考生在文章中,应该尽量展现当代青年积极进取、昂然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这里所说的思想健康,并不是要考生喊口号、说大话、唱高调,而是说文章所表现的内容,必须体现文化和文明的正确走向,符合健康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反映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力避消极、颓废、暴力、色情和享乐主义思想。如“——的味道”,应该说这是一个蕴含很深的半命题,完全可以补出夺人眼球的好题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竟有考生补填“打麻将”“抽烟”“自杀”等词语,显而易见,这样的题目,内容是消极的,思想是不健康的,与正确的主题背道而驰,犯了方向性错误。

半命题作文题目补填的词语不同,主题揭示的深刻度也会有所不同。考生要想从作文考场上披锦而归,还必须学会开动真情和想象的钻头,向思维深处钻探、挖掘。文章的主题,可分为浅、中、深三个不同的层次,挖掘时切忌浅尝辄止。以“________的味道”为例,此处补题若停留在“物”的层次或“感官”的层次,补填“西瓜”“咖啡”“冰激凌”之类,就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若紧扣“味道”的含义,往深处开掘,进入“事”的层次或“体悟”的层次,补填“得奖”“挨批”“失败”等词,虽仍然平淡无奇,毕竟深刻多了。若再掘一锄,进入“情”的层次或“想象”的层次,补填“母爱”“阳光”“飞翔”等内容,兴许就能别有洞天,胜人一筹。

文题补写好了,文章也就变成命题作文了。这时考生就可以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动笔写作了。

写作半命题作文3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只提供一个不完整的作文题,由考生将题目缺略的部分自行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一般,半命题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考生立意、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加以限制,缩小内容的“包围圈”,既可使评分更准确,也可避免千题一文的套作现象。半命题从本质特点上讲,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学生。

其结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需补充前半部分:如《我的梦想》。

2、需补充后半部分:如《告别》。

3、需补充中间部分:如《走过岁月》。

4、需补充首尾部分:如《,别再让我》。另外,还有补充正标题或副标题的。

半命题作文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读懂题目,对题目做适当分解。

一般来说,一道作文题可分解为“标题”“材料”“注意”三部分。当然,并不是每道作文题都有这三个部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试题的各个部分组成进行准确、细致、全面的审查。只有这样,在行文时才能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表述,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在中成长》(幸福、快乐、竞争、挫折),作文题给出了填充处可供选择的四个词语,而且规定填充处只能从中选出一个,不能超越这个范围。如果不注意这个要求,选择了其他词语,那么就会被视为离题,自然难逃厄运了。

2、找准关键词(或词组)。

关键词(或词组)是试题中的重点,文章该写什么,甚至该怎么写,都可以从这个词中寻找答案。如20xx年福建卷作文题《这也是一种》,题目中的“这”显然是关键词,它是指示代词,用具体事物替代“这”字,就可以明了写作的内容——如失败、挫折、财富、缺憾等。另一个关键词是“也”,“也”表示“同样”,暗示所写内容表象和实质有一定差异,但经过写作者独特的理解、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认识的转变,思想的升华,由懵懂到醒悟。再如作文题《我终于》,有的考生对关键词“终于”两字视而不见,所写内容只有“终于”产生的结果而没有“终于”之前的历程,这样就偏离了题意。

3、要补好文题。

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便正确定向下笔。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易于写作。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易写的内容。如“我和(小草、春天、母亲……)的对话”,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有时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想写”并“有话可写”的内容把文题填充完整。

(2)确定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同时考虑你所选的文体。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还是写其他文体;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还是阐理抒情。如“珍惜拥有的”,文题适合于记叙、议论、书信、日记等各种文体,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某一种文体,补充文题时就应考虑选择适合文体的写作对象。如上题若写记叙文,可补充“母爱”“亲情”“友谊”等;若写议论文,则可补上“青春”“生命”“智慧”等。当然,题目要求中如果有文体限制,就必须按文体特点来补题。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就必然要接受该文体的制约,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

(3)符合语法和逻辑。即补充部分与给出部分要搭配得当,不能有语法错误,并且符合逻辑哲理。填充内容新也好,深也好,都要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不合逻辑。例如:《我明白了》,此题要补充的应该是一个什么道理,或者某人所说的话的意思,如“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明白了这句名言的意思”是符合语法的,但如果补充成“我明白了唱歌”,就不符合语法了。又如《我第一次》,若填上诸如“哭”“淘气”“做梦”之类的词语,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用作题目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

(4)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不注意“立意”的高远,往往填上一些消极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造成了无法掩饰的“硬伤”,使文章的品位大打折扣。如“的滋味”,就有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打麻将”“抽烟”“喝酒”等词语,让人瞠目结舌,甚为困惑。“千古文章意为高”,因此,写作时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盲目标新立异,填上一些低级颓废的内容。

(5)避免雷同。由于受思维定式和学生阅历等限制,半命题作文极易出现补题雷同的现象。尤其是传统题材,补题雷同的现象几率很大,作文“撞车事故”频频发生。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补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一件事”等。写“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涌现。因此,补充题目要知己知彼,力争求新求异,给人以鹤立鸡群之感。试想,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维模式去补题,哪来“立异标新二月花”呢?

(6)严防假大空。像“走近”这样的题目,万不可把题目补充为“走近科学”“走近自然”“走近名著”,这样的题目拟得过大,难以写出情真意切的佳作来,文章势必空泛笼统,无病呻吟,很难令人动情。所以,在补题的时候尽量把题目具体化、细微化,贴近生活实际,做到“小而精”。例如上题补充为“走近姚明”“走近故宫”“走近诸葛亮”等,这就具体得多,就能用真实的生活细节来写活名人、名胜、伟人对自己的深刻影响,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

4、题目要有个性,有亮点。

题好文一半。一个亮丽的标题,能一下子打动读者,使人顿生好感——这第一印象相当重要。标题要追求“眉清目秀”“眉目传情”,注意色彩的渲染,注意动态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还可以设置悬念,或用特殊句式吸引人的眼球。如“都是母爱惹的祸”“给自己找个‘对象’”(竞争对手)、“我想做个‘后进生’”等。

写作半命题作文4

不是生活中到处充满美,而是因为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不是生命中缺少精彩,而是因为缺少为别人喝彩的掌声。

你没看见山间鸟儿在优雅地飞舞,你没听见幽幽清泉在潺潺地流淌吗?那是鸟儿在为蓝天喝彩,那是水滴在为河流喝彩。悠扬的琴声飘进你的耳畔,那是高山流水下子期伯牙遥遥相望,你听那跃动的音符不就是他们彼此的心跳,不就是他们为知己喝彩的掌声?“巍巍兮高山”,一声感天动地的喝彩成就了千古流芳的情谊;“洋洋乎流水”,一声心有灵犀的掌声铸就了伯牙摔琴的缠绵。平静的溪水因为有了快乐的水滴才不再寂寞,抚琴的伯牙因为有了喝彩的子期才得以永恒。为别人喝彩吧,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也升华了自己。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你看见天边那落日的余辉了吗?那是在为即将展开的深蓝天幕演绎深沉的前奏,在为夜晚喝彩。大幕拉开,一个浑厚的声音从大洋彼岸传来:“正如过去我从前辈们的手中接过了火炬,今天你们将从我的手中接过nba的火炬,你们充满天才的灵气,你们是那样优秀,无可挑剔,相信天才的你们一定会带领nba走向另一个灿烂的辉煌!”这是“飞人”乔丹在今年的nba全明星赛退场前的讲话。他,用自己的努力统领了一个时代;他,一个全球瞩目的伟大球员,用谦和的笑容,对后辈们的爱护与鼓励,铺就了自己人格修养上的黄金大道。晚霞夕阳因为有了夜幕的深沉而更显妩媚,乔丹因为有了毫不吝惜的喝彩而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为别人喝彩、欣赏别人,也正是完善自我、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

大自然呈现无限生机,就是因为有了多情雨的喝彩,就是有了快乐风的喝彩,就是有了勇敢鹰的喝彩。你我的人生同样也需要有掌声的喝彩。亲爱的朋友们,请不要吝啬你手中的掌声,把喝彩送给前行的人们,你的喝彩将是一樽美酒,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动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精彩。

为别人喝彩,创造生命奇迹。

写作半命题作文5

【半命题作文写作方法】

半命题作文的形式有如下几种:

前补,如“___给我带来了欢喜”。后补,“拥抱__”。补中间,如“在__影响下”。补两边,如“__里的__”。补中前,如“__让__更美丽”。补中后,如“我想让__更__”。但无论是哪一种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方式,都必须掌握一个诀窍,那就是: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好两个字“自由”。

半命题作文的考题方式,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其中的某一局部,使之成为一个不完全命题,省去的某一局部由作者去增补。这种考题方式从本质上讲,只是规定了一个写作框架范畴,而把与立意选材、主题的自由,统统留给了作者。这类题在三个方面给作者以“自由”:

一是重在让考生自由选材。如文题“我渴望__”、“__笑了”、“我爱我的__”等都是这样。做此类题,要在选材上仔细斟酌,以“易下笔、角度新”为原则,多次斟酌,筛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意义、最简单好写的材料,补充好题目并实行写作。

二是重在让考生自由立意。如文题“做人要__”、“这堂课真__”、“星期天给我带来的__”、“那天,我真__”等。做这些问题,要以“站得住、立得稳”为原则,认真思虑立意角度,写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三是既重自由选材,又重自由立意。如文题“当代科技带来的__”等。做此类题,要把它看成一篇自由拟题作文来写,把选材、立意、构思放在一起,统筹思考,合理安排结构,胸有成竹之后再落笔成文。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填补题目要注意主谓宾搭配巧妙而合理,半命题作文基本涵盖了一个单据的框架结构,只是有时主谓宾俱在,有时略去了主语或者宾语其中的一个,只要搭配不超出语法结构要求就是合理。

二、补充部分角度不宜过大。比如“在__前”这一题目,有的考生写出了《在历史的大门前》,看似不错,但角度太大,弄不好就写成了一片历史的流水账。如改成《在圆明园的废墟前》,同样以历史为主题,切入点就变得具体而容易下笔了。

三、补题要彰显涵盖主题与思想,不能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否则,补足的题目看似绝妙,但却是蚂蚁吃西瓜,无处下手,只能给自己徒增烦恼。

四、不能突破原题所给与的框架。半命题作文题只给考生一半的自由,也便是说,考生在完成命题时,还受到必定的要求。

再有的文题也有一大段笔墨,但这段笔墨的作用只是提示而不是要求(它没有要求必定要写哪一方面的内容)。如下面一个文题:

家庭给我的__(家庭给我们的有爱、有暖和、有教益,大概还会有烦恼和难过……)

这样的题目且其面面俱到,那样反而会尾大不掉了,你在哪个方面感应最深,就从哪个方面下笔,专其一项即可。

【注意事项】

一、要读懂题目,对题目做适当分解。一般来说,一道作文题可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三部分。当然,并不是每道作文题都有这三个部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试题的各个部分组成进行准确、细致、全面的审查。只有这样,在行文时才能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表述,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在___中成长》,作文题给出了填充处可供选择的四个词语(幸福、快乐、竞争、挫折),而且规定填充处只能从中选出一个,不能超越这个范围,有的考生没有注意这个要求,选择了其他词语,就会轻易地丢掉不少分数。

二、在分解题目的基础上,要从上述三方面寻找关键词(或词组)。关键词是试题中的重点,文章该写什么,甚至该怎么写,都可以从这个词中看出。如20xx年福建卷《这也是一种》,题目中的“这”显然是关键词,它是指示代词,指代比较近的事和物。比较近,就暗示你所写的要突出真实、真切之感,最好是写你自己的感受。把“这”字替换一下,就可以明了写作的内容——如失败、挫折、平凡、缺憾等。另一个关键词是“也”,“也”表示同样。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作者个体独特的理解、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认识的转变,你可以不交代这个认识的变化过程,但要有体现“也”字的点题。再如作文题《我终于》,有的考生对“终于”两字视而不见,所写作文只有“终于”产生的结果而没有写“终于”之前的经过情况,这样,就偏离了题意。我们在拿到题目后,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如:“善待(亲人、生命、自己......)”,从这个题目现有的文字部分即可看出,“善待”即好好地对待的意思,“善待”的对象可以是亲人、生命、自己......也可以是你觉得应该好好地对待的人、物或精神、品质等。再如:“讲给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位即可。

三、要补好文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便正确定向下笔。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易于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我和(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考虑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如“珍惜所拥有的”,文题对记叙、议论或书信、日记几种文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抓住一种文体,补题时应扣住文章体裁和写作对象。上文若写记叙文,则可补上母爱、亲情、友谊等;若写议论文,则可补上青春、生命、智慧等。当然,题目要求中如果有文体限制,就必须按文体特点来补题。如果是“文体不限”的,就要结合自己的写作特长将题目补全,一旦你选择了某种文体,就必然要接受该文体的制约。

3.符合语法逻辑。即补充部分与给出部分在语法上要搭配得当,不能有语法错误,并且符合生活哲理。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例如:《我明白了》,此题要补充的应该是一个什么道理,或者某人所说的话的意思,如“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是符合语法的,但如果补充成《我明白了唱歌》,就不符合语法了。又如《我第一次》,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

4.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如“___的滋味”,就有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打麻将”、“抽烟”、“喝酒”等词语,让人瞠目结舌,甚为困惑。因此,写作时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标新立异,填写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而应填写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

5.避免雷同。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制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补题雷同。尤其是传统题材,补题雷同的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更是突出,写的作文“撞题几率”也相当高。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补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一件事》等,由于平时习作中多出现类似的命题,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一件事”是“难忘的”;写《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试想,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补题,怎能不出现补题雷同的现象呢?

6.不能过大。像《走近》这样的题目,学生经常会把题目拟得过大,难以写出情真意切的佳作来。如果把题目补为《走近科学》、《走近自然》、《走近名著》,对于这样大的题目,文章容易写得空泛、笼统,难以写出真情实感。所以,在补题的时候尽量把题目具体化,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例如补为《走近姚明》、《走近大观园》、《走近诸葛亮》等,这就具体得多,就能用真实的生活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

四、要选好材料。补好了文题,也就成了命题作文了,那我们就要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对已经补好的文题进行审题,审人称、审体裁、审题眼、定选材范围。要将选择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五、要有好的开头,扣题的结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要能抓住人心,吸引读者往下读,分数也会有所提高。半命题作文如果没有结尾会让读者感觉文章没写完,所以结尾也是作文的关键。开头和结尾可用同一语句或同一风格(如排比句、带哲理的议论等)来写。

六、要有个性、亮点。有个性、亮点,才是有创新的文章,也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标题追求“眉清目秀”,注意色彩的点染,动态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情节追求“一波三折”,采用误会、陡转、巧合设置波澜;语言追求“文采动人”,锤炼词语,变换句式,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等。

写作半命题作文6

第一步:仔细斟酌补好题目

1.准确理解,辨清题意

写好半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拟好题目。我们应对题目认真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如20xx年江西南昌的作文题目“我读____”,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地缺了吗?不行。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把握住了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和干扰因素。上面例题中的“读”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读”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我读四大名著》《我读松花江的浪花》《我读妈妈那颗期盼的心》等等。

2.细处入手,以小见大

如果拟题过大,往往难以下笔。以“善待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为例,不少考生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时间》《善待大自然》……显然,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写起来不易把握,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如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因此补题要避免雷同,要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如以《善待地球》为题,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场景,抓住几个真实的、震撼人心的镜头,注意细节取胜,让人感受到地球被毁坏的惨状和大自然警钟长鸣的力量,挖掘出深刻的立意。

3.诗意命题,匠心独具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请以“曾经错过的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近几年来,诗意化的命题逐渐走进了中考作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审题和构思的难度。考生要将诗意化命题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挖掘出来,使作文立意深刻含蓄。如上述命题,大多数考生补题为:一段友情、一次机遇、一个道歉等。如此补题易于构思行文,但均出自提示语中。造成雷同,毫无特色。我们不妨展开想象,化实为虚,补出新意。在文题的横线上补上:一轮明月、一米阳光、那个季节、那缕芬芳、暗香盈袖的日子、梦想拔节的日子……这些文题新颖生动,既富有诗意,又蕴有理趣,能激发读者美好的遐想。

第二步:理清思路立意出新

不难看出,半命题作文的立意,实际上往往与作者的补题构思同步进行。考场作文立意水平的高下决定着作文的成败,而立意水平的高下又取决于作者平时的生活积淀和感悟人生、提炼思想的水平。下面谈谈半命题作文立意的三点要求:

1.准确。准确是前提,立意不准,全盘皆输。求准,首先就是要准确理解文题中的关键词语:也有人称之为“题眼”“题魂”。立意前须把握题中已有的修饰或限制性词语,准确理解已给文字的含义十分重要。同时,半命题作文如果有引语,往往以精辟优美、寓意深刻、情感浓郁的语句导人作文情境,或阐释,或举例,或提示,往往有着激发写作情思、界定选材范围的作用。

2.新颖。即对题中已有概念的理解要避开一般层面而取题意允许的新层面。例如“拒绝____”一题,一般考生在横线上补充上“自卑”“儒弱”“平庸”“自我封闭”等宾语,构成动宾短语,这类文章都含有自我审视和校正的色彩。有的考生却能避开这一般模式,机智地补出别具一格的题目,闪烁出与众不同的文学色彩、哲理色彩,如《拒绝再玩》《拒绝长大》《拒绝末日》等。在求新的同时,所补题目须利于我们选用自己熟悉的、有感情、有特色的题材,这样就能做到有材料可写,有情可抒发。

3.深刻。这不是指故作高深,而是指由表象进入本质,由感性进入理性。例如作文题“我多想____”,你若补“唱”,则文章未免肤浅;你若补“飞”,这比“唱”可能要好一些,但也流于一般。其实所补写的内容可实可虚,可近可远,你只要大胆发挥想象,尽可以游览于草木山水之间,徜徉于琴棋书画之中,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较为丰富深刻的人生思考。例如有位考生拟题《我多想把你留住》,作者从运河水当年的清澈、宁静写到现在的浑浊、喧嚣,写到了人对大自然的毁坏,也感悟到世态沧桑和“水如人生”的哲理,平中见奇,于一般中见深刻。

第三步:明确要求写出特色

有的半命题作文前有引语,要谨慎审视,提取关键词语和切题联想。在文题的后面,往往都有一个“要求”,常对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字数等方面作了一些限定。审这些要求的方法与全命题作文的相同,此不赘述。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斟酌已给出的半个题目信息,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特长、写作内容等将其补全,成为全命题作文,巧妙地让陌生的新题变成自己熟悉的旧题,从容地完成一篇熟悉的作文。例如有关“读书”“亲情”“学校生活”之类的作文相信同学们已经写过不计其数的文章,我们可以将20xx年重庆中考作文题“那是一首歌”写成“读书经历是一首歌”“母爱是一首歌”“学习生活是一首歌”。也可以将20xx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题“精彩”演变成相类似的形式。

2.注意审清题面要求,明确选材范围。如20xx年湛江中考作文题要分清“生活”与“生命”的不同。

3.标题切忌大而空,要力求展示个性风采。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眉目”,它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格调、精神和色彩,好的标题能使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4.立意要鲜明,集中,新颖。

例如:“生活因__更精彩”和“生命因__更精彩”都是半命题作文,限制较少。空缺处可以填名词、动词、形容词,如音乐、读书、挫折、爱等,也可以填短语,如得到关注、奋力拼搏、遭遇苦难等。题目一旦确立,就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彩链中挖掘出最耀眼、最闪光的那一节来写,要写出精彩的一瞬、精彩的场面、精彩的心灵感悟。总之,要突出精彩,突出填写的词语,突出主题。

其次,表达的角度要巧。在突出主旨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悬念、插叙、呼应、对比等技巧,要设计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行文中要注意反复点题。

另外,选材要新。要善于调动多种描写手段打动人,以此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写作半命题作文7

一、作文题目

题目:积攒___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要有真情实感,④ 600字以上。

二、写作指导

这次测试作文是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只提供作文题目的一部分,由考生将题目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的一种命题形式,其最大特点是:考生立意、选材较为自由,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自主权。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是读懂题目,补好文题,因为这本身也是立意选材的一个环节。

《积攒___________》,首先要理解“积攒”是什么意思——积攒,即一点一点地聚集。就题目来看,如果把“积攒”理解为名词性的,你可以谈“积攒”会怎么样或“积攒”是什么,如“积攒方能渊博”,“积攒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如把积攒理解为动词性的,可以谈“积攒幸福”或“积攒感动”等。按后一种思路,要是重点写怎么积攒,可写成记叙文;要是重点写为什么要积攒,可应写成议论文。而空白处填补什么内容,要看自己的情况,应是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另外补充部分与给出部分在语法上要搭配得当,并且表达的内容要符合生活的逻辑。

当然,无论是写成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要注意紧扣中心来写,并且思路要清晰,内容要充实,语言要简洁,有表现力。

三、范文展示

积攒坚强

如果你的处境是黑暗的,那就积攒白天的阳光,把你内心的黑夜照亮;如果你的经历是失败的,那就积攒坚强,因为有了坚强,就有了希望。

——题记

是夜。万家灯火。

桌前的台灯亮着,刺眼的光照射着那张皱巴巴的数学考卷,上面红色的数字让人心生厌恶。我看着那一个个仿佛有着生气面容的红叉,眼泪夺眶而出。难道这就是我每日挑灯夜战的结果?我不甘!眼泪一滴滴地落,我顺手拿起好友之前塞给我的纸条,泪眼模糊中我看见了她的字:随时积攒坚强便随时都有了希望。似是一缕阳光洒在心中,我想起了他们。

逆风飞扬

一盏黄灯,一杯淡洒,便是他的天;瘦弱的背景,紧锁的眉宇,他奋笔疾书。他曾年轻气盛却怀才不遇,他曾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于是他悲哀,他孤独,他愤怒,他要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不屈。书生与孤女的故事,才子与佳人的`邂逅,灯光摇曳下,汗水洒了一地,他要将自己重重的忧愁挥洒在薄薄的书页间。而这部见证了他的汗水与才华的文学巨著将注定蒲松龄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尊。

蒲松龄面对自己人生的失败,没有沉沦,而是积攒了坚强,于是,他寻到了希望,那部《聊斋志异》,至今都馨香着坚强的味道。

隐形翅膀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倔强地选择拼搏,因为他相信,他的双臂幻化成了隐形的翅膀,能够带他飞向希望。但是理想固然丰满,但现实依然骨感。失败常有,挫折常伴,却不畏惧、不气馁。他说“相信自己”;他说“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最后,他成功了。刘伟——当今中国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能够比得上你的钢琴声?世界吉尼斯你创造了纪录,维也纳金色大厅留下了你的身影,你是奇迹。

刘伟感受着自己身体上的缺陷,没有自弃。而是积攒坚强,于是他寻到了希望,那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后记

于是,眼泪止住,嘴角上扬,我要积攒坚强。

我不管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管未来能否成功,只要积攒了坚强,便路上充满了光明。(刘晓雪)

点评:文章由个人的一次人生遭际谈起,阐述了“积攒坚强”的道理,构思巧妙,层次清晰,语言简洁有力。

积攒幸福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透露着幸福,在一瞬间,幸福会带给人一种自身感觉不到的喜悦感。积攒幸福,会在我们伤心时带来一种安慰,会在我们忧郁时带来一些开导,会在我们孤单时,带来许许多多回忆。我把幸福写在硬币上,积攒着所有人带给我的幸福。

积攒童年的幸福。我的童年伴着儿歌,那时儿歌就是我的幸福,在乌黑的蓝天下,奶奶总抱着我数星星,嘴里不时唱着“摇呀摇,摇到外婆桥……”还记得,每次中午饭,奶奶总会抱着饭碗追着我跑,嘴里总是唱着:“小乖乖吃饭饭,萝卜青菜……童年带给我许许多多的旋律,还有数不尽的幸福,积攒童年的幸福,让我的生活绚丽多彩。

积攒父母的幸福。父母的幸福是无价的,对于我来说积攒父母的幸福比任何东西都珍贵。小时候,妈妈常常告诉我父母是这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我不信,终于在那一次我深刻体会,那是一个冬天,天很黑,我很早起床,为了在期末考试中有个好成绩,早早去复习,虽然家和学校只隔着一个小胡同,但还是心里害怕,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吃过早饭,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出家门,我害怕的一路狂跑,这时,回头看去,只见有一个影子,仔细一看,那是妈妈,我这时眼泪忍不住流下,在寒风中,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话,积攒着父母的幸福犹如积攒了钻石中的瑰宝。

积攒朋友的幸福。我有一个最好最好的朋友,她和我一起上小学、初中到高中,我们互相帮助,无论在哪,都能看见我们俩的影子。记得,初二那年的夏令营,我们一起积极地参加,在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的帮对方拍照。每到晚上,我们分到的房间都是最大的,都各自在心中偷笑,那时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积攒朋友的幸福就如同积攒了人生最大的财富。

积攒幸福,幸福在各个时间、各个地点都会出现,积攒幸福,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许许多多珍贵的回忆,积攒幸福,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色彩,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色彩。

生活中积攒幸福无论是童年、父母、还是朋友,都会给我们的生活添上一笔五彩的风景线。一个个硬币,带给我种种不同的幸福。(田静雯)

点评:文章选取了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内容充实而生动,有真情实感,只是行文表述不甚严谨,如作者要“积攒童年的幸福”,后又说“积攒父母的幸福”“积攒朋友的幸福”,读起来让人费解,应是说“积攒父母带给我的幸福”“积攒朋友带给我的幸福”。

积攒幸福

有人说,幸福像一棵大树;也有人说,幸福像一束鲜花;我要说,幸福像数不清的小草,需要你去积攒,去收集。

——题记

生活是一部直播的电视剧,没有彩排,不能扭转,生活中处处洋溢着的是幸福。

小时候,我们对幸福这两个字眼很陌生,但是幸福却时时在我们身边漂荡着,貌似触手可及,但又好像遥不可及。忘不了出门时父母的句句叮嘱,忘不了学校里同学的亲切问候,也忘不了社会上同事、朋友的亲切笑容。这些你是否留心注意过?如果将这些小小的幸福积攒起来,汇集起来的将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江河。

是的,幸福像大树,茂密、浓绿,但太过笼统。是的,幸福像一束鲜花,芳香四溢,生机勃勃,但这只是暂时的,当花开了谢了,一切也就烟消云散了。幸福其实最应该像小草,不乏茂密与生机,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棵棵,装满无尽的幸福。

曾有这样一部电视剧,其中主人公的大姐将老公给自己的幸福编成号,写在硬币上,装到大瓷瓶里。有人觉得这样有些愚不可及,但若仔细想一想,其实是很好的,因为只有把幸福积攒起来,记在心里,懂得回报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当今社会是科技的社会,也是金钱的社会。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赚钱,已经是身心疲惫,闲暇的时候,回想一下今天做了什么,有什么人关心过自己,怎么去回报,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攒起来,做一个幸福的人。

从小父母给予了我们无尽的爱,喂嗷嗷待哺的我们,教我们说话、识字、怎么去做人等等,我们都应积攒在心里,用努力、用爱心回报父母。

到了学校里,同学、老师给予了我们关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老师教我们学习、做人,我们也应该积攒在心里,用微笑回应他们。

当然积攒幸福并不是只着重于表面,而是内心,表面固然重要,而内心的积攒更加重要。

积攒幸福,牢记幸福,创造幸福,让幸福洋溢在我们身边,像小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做一个充满幸福与快乐的人!(辛铭)

点评:行文思路比较灵动,对“幸福”内涵的阐发比较全面,语言流畅,只是第三段没有紧扣“积攒幸福”去写,游离了中心,另外个别语句存在语病,尚需修改。

积攒感动

花落无声,雁过无痕,白驹过隙的生命在每一瞬间悄然流淌。常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荡涤过心空,带来刹那间的震撼,那就是感动。我积攒身边细小的感动,构建一个平凡而美丽的世界。

茶温

午后。燥热的空气使人难眠,我烦躁地睁开双眼,阳光透过窗棂折射到桌案,夺目而刺眼。起身来到桌边,摸摸干哑的喉咙,我叹口气想去倒水。当手指触摸到桌上原以为装有剩茶的玻璃杯时,我僵住了。茶是温和的!原来是妈妈,在我熟睡时沏满一杯热茶,而当我醒来,茶的温度刚好入口。我轻轻捧起那杯盛满爱的橙色液体,暖暖的茶温和着阳光碎了一手心。一瞬间,我的心颤动了。

我积攒那一份茶温的感动,体会母亲浓浓的爱。

花语

记得母亲节时,我买了一株鲜红色的康乃馨送给妈妈。妈妈开心地接过花朵,欣赏了一番后随手插在了窗边的花瓶里。我向花瓶中倒了些水,看红花绿叶很是娇嫩。那以后我便淡忘了这朵花,生活依旧。许是一个星期后,有一天我随意躺在沙发上,抬头发现了那株被我遗忘的康乃馨。花枝有些弯折变黄,但我惊讶地看到它鲜红色的花瓣依然挺立着,虽比不上买来时的娇艳,却也依然饱满。花瓶上还残留有水痕,那是生命绽放吸收的营养。阳光洒在这朵孤独的小花上,散发出芬芳的气息。我突然对它充满了敬意。

我积攒那一份花语的感动,感悟生命的顽强。

蛛丝

萧瑟的秋风袭卷着落叶,裹着衰颓,败落的秋景。我在墙角里发现一张残破的蛛网。我无聊的拿起石块,“摧残”那张网,却发现有个黑色的小家伙在蛛网上移动,原来是它的网,蜘蛛不断地吐出新丝集结成网,我又用石块将它割破。这样几次以后我停下了,无论我怎样破坏它的网,它始终不离不弃地吐丝、结网。好执著的小家伙。那时那刻,我心里那面网也被它拨动了。

我积攒那一份蛛丝的感动,领略执著的力量。

身边的感动如一杯茶的温度,暖暖的;如一朵小花的笑脸,柔柔的;如一根蛛丝的坚韧,轻轻的,都缠绕在我的心头,积攒着美好。

感动如栀子花般清香,悄然绽放在回忆的每一瞬间。我积攒感动,聆听心灵之花开放的声音……(刘玉洁)

点评:文章很有文采,写得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结构较为严谨,只是“花语”那部分,只写了“花”而没有写“语”,建议“散发的芬芳气息”之后,加上“她好像告诉我‘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这样的句子,以便把“语”写出来。把“我突然对它充满了敬意”改成“我内心突然涌出一股感动”,以紧扣题目。

写作半命题作文8

【模拟金露】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换一种眼光,你也许会有新的发现;换一种心情,你也许会有新的感悟;换一种思维,你也许会有新的收获……

请以“换一种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思路导引】

此题要想写出新颖大气的文章,要从以下方面着力:

首先要激活思维,选材典型。我们可以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来选材,即从个人成长的历程与个人生活的空间(学校、家庭、社会)来梳理生活积累和情感积淀,从中精心选取最有价值的素材。我们可写换一种学习策略,从而事半功倍;可写换一种心情,从而心想事成;可写换一种思维方式,从而柳暗花明;可写换一种相处方略,从而左右逢源;可写换一种沟通渠道,从而相互促进;可写换一种交流手段,从而和睦相处……最好选择成长过程中调整心情、转变思想、改变策略等方面的真实素材,选择这些素材,才能写出独特体验与深刻的感悟。

其次是细节精彩,写活体验。本文应重点详写“转换”的过程,在叙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精美细节:对于个人的言行举止我们要精雕细刻,最好妙用修辞,展开想象,真切描摹当时的情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以此来吸引读者眼球。在写细节之时,我们宜用工笔细描的方法,采用正侧面结合的方式,力求把自己的体验与感悟直接传达给读者,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不仅如此,还要在行文中细致地写活个人的内心活动,生动描写出自我的切身感受,将细节与感悟巧妙合一,使文章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深刻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能鲜活抢眼,分外出彩!

【文题延伸】

改变、变与不变、角度、体验等等。

【佳作示例】

换一种爱的方式

曾经无知地认为你不再爱我,曾经那样深深地憎恨你,到头来却发现——我曾那样深深地伤了你。

年幼时,你总是十分地宠爱我。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我想要,你都会想尽办法满足我。我时常会把你给我买的数十个熊娃娃排成一排,兴致勃勃地给它们讲幼儿园老师传授的知识,你总是坐在一旁笑容满面地看着我。我时常缠着你给我讲故事,即使是讲过千遍万遍的故事,你也不厌其烦地把它讲得波澜起伏。我时常拿着画笔把你的白衬衫调皮地画得五彩斑斓,你却总是溺爱地抱起我用温柔的声音告诉我以后不能再这样。

而现在,你还是曾经的你吗?

现在的你,每当看见我那打满红叉叉的糟糕试卷,都会气得阴着脸大骂我不争气。对于逆反的我,你总是横眉冷对,厉声喝斥,无视我的自尊。可现在的我,已失去童年的纯真,我只想抗争,却忽视了你面对一个不争气的女儿心中的苦楚。

像是变了一个人,年幼时那充实的幸福哪去了?

现在吃饭的时候,你从来不会给我夹菜,要是在以前,碗里一定会堆满你夹的菜。沉默似一堵墙,把你我隔开。那种沉默,让亲情之味淡到极致。然而,那一次我却惊奇地发现,我曲解了你。那次你我同样是在一起吃饭,沉默还是一如既往,可我不经意地一抬头,却发现你一直只夹离自己最近的青菜、辣椒,而什么肉之类的我最爱的食物统统摆在我的面前。为什么,为什么要让我看到这一幕,你不是一直都是一个冷血的父亲吗?一丝白光射入我的视线,定眼一看,是白发,父亲竟长了白发,一根、两根、三根……数不清了,我低下头,猛地扒了一大口饭,堵住发出惊叹的嘴。我迅速吃完饭,放下碗筷,猛然转身,泪便流了下来。我回首,看着父亲那略微佝偻的身躯,悔意渐上心头,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早点觉悟?为什么我现在才明白父亲的心?他只是换了一种爱的方式,而我却被蒙蔽了双眼,到头来,才发现爱依然在我身边。

幸福,蒙上一层苦涩的外衣,让我不易尝到它的甜蜜;爱,换成另外一种方式,让我重新感受它的存在。现在面对这份沉甸甸的爱,我唯有去珍视、珍爱和珍藏……

【评点】

这篇文童有如下亮点:一是选材新颖,文中叙写父亲爱的方式的转变以及“我”的感悟,以生动真实的细节展现“严厉也是一种爱”的深刻主题,使得文章情真意切,真实感人。二是结构巧妙,文童采用对比映衬、侧面烘托、一波三折等表达技巧,使得文章构思精巧,引人人胜。另外,文章的语言准确生动,言简意丰,读之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佳作示例】

换一种心情

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遥远的星空,灰色的土地,白色的墙壁……这一切,都随着我心情的变化而改变,无法抗拒。

雪白的墙壁旁,若隐若现的线条是我的影子,时而重叠,时而分开,意犹未尽地纠结着。我一脸茫然地望着桌上零乱的作业,随手翻开一本,顺手写上一个“解”字,懒洋洋地瞟了几眼又放下了,转过头望着窗外,一种清冷的感觉渐渐在我脸上弥漫开,随着血液,向心中扩散。阴沉的天空下,没有一个行人,几只乌儿孤零零地在那呼唤,呼唤它们走失的同伴。空气中混合着浓浓的花香,清幽的香气在残败的花瓣周围萦绕,久久不愿离去,冰凉的雨水,冷漠的泥泞,压在花瓣上,只听到一声轻轻的呻吟。

我机械般地在纸上划出痕迹,在文字中苦苦寻找答案,那笑容凝固在脸上,隐藏在一个偏僻的角落。脑子里只有知识、题目,只想着如何寻找答案,只希望在看到试题的那一刻条件反射般写出答案。眺望远方,只有一片送茫。眼睛似乎有些累了,这里看到的事太多太多,它确实需要休息了。心底有一种声音响起,低沉而富有震撼力,在全身各处引起共鸣。我使出全身的力气,从座位上站起来,敲打麻木的腿,扶着墙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说,相信自己吧,去亲自感觉,试着换一种心情,再去看一看吧,发现真实的自己。希望确实渺茫,但它仍在前方。

心情似乎变得好一点了,嗒嗒的脚步声变得有些悦耳,一滴水不知从什么地方落下来,叭的一声打在我脸上,绽放出灿烂的水花,真实的感觉似乎让我变得清醒,脸不自觉地舒展开,竟化作一个傻傻的笑,久违的笑,笑容经过的地方,温暖如春。花瓣依旧躺在泥土中,可它脸上洋溢着微笑。它永远快乐地在那儿,它始终坚信,那里是它幸福的归宿。顺着它的目光,在远方,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青涩的、快乐的东西,那也许就是希望吧。于是,我怀着快乐的敬仰的心情,望着远方的希望,久久不愿离去。

是的,换一种心情,面对生活中的枯燥,才会有最真实的感受,才能识得那庐山真面目。

【评点】

这是一篇化虚为实、情感真挚的佳作。文章借景抒情,妙用对比与烘托,传神展现出换一种心情的起因与经过。写活了个人的内心体验,将细节与感悟巧妙合一,使文章既形象,又深刻。本文以文题为线,纵向推进,层层深入,生动地展现转换的过程,曲折表现出个人新的感悟,使得文童构思精巧,立意高远。其语言精美,灵动鲜活,情感浓郁,更加增强文章的深度与力度,读之意犹未尽,妙不可言!

写作半命题作文9

【模拟金题】

请以“你的_______,让我记住了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内容具体,感情真实。(3)文体不限。

【思路导引】

审题时,应确定“你”的指称对象,“你”不仅仅指代人,也可以指代某一动物、植物或工艺品,指代某一片风景。就人而言,“你”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接触不多的、甚至是只有一面之交的人,还可以是中外名人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人或物之所以能够“ 让我记住”,可能是因为一个温情的瞬间的感动,或是一个精彩的场景的震撼,可能是一段交往加深了认识,还可能是一段心路的感悟更加深刻……叙写时,就要重点描写人或物身上最精彩的画面和细节,聚焦笔墨,定格放大,让人或物的特点、性格、精神品质在笔下鲜活起来,这样,“我”的情感才能够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来,感悟才能深刻透彻,从而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佳作示例】

你的手势,让我记住了你

我带着遗憾走出书店,那本新出版的文集已被“先行者”抢购一空,我只好转身直奔另一家,只希望到那儿碰到好运,做个幸运儿。

好运还真被我赶上了,我几乎是“抢”到了一本带着油墨清香的文集。就在我满意地把拿着书和钱的手伸到收银台前的时候,收银员那只纤细的手,在我面前绕了一圈后,接过了旁边顾客的书和钱。片刻间,盖了章的书、零钱和收据全交到了那人手里。

我又把手向前伸了伸。计价器后的那只手,似乎长了眼睛,又似乎没长眼睛,到我手边灵巧地一拐,又取走了我身边另一人的书和钱。

我气恼地踮了踮脚,把又酸又麻的手再向前一点举过去,“阿姨,付钱。”我有点焦躁,谁知你纤细的手又像遇到十字路口的红灯,绕开我又是向右一拐。你的这只手,对我全然置之不理。

我垂头丧气地望着计价器的屏幕,真想冲你大喊一声“什么态度!”我倒要看看我旁边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尊贵者。旁边排成一队的顾客手中都拿着挑好的书,他们有意无意地瞟着我,眼神里还似乎隐藏着几分讥笑。

原来是我自己犯了错误!我不由得窘迫地低下了头。这时,我竟感到一阵轻松,仿佛解出了寻觅已久的答案。我本该站在队尾却直接跑到收银台前来了。

站在队尾,我才感到可以坦然地抬起头,等待似乎也不再漫长。我突然感谢起你的手势来。假如你敏捷地接过我这“插足者”的钱,我此刻便可以打开书,先睹为快,然而社会规则将会被打破,我们都会遭到谴责。

该我付钱了。旁边挤来一个小伙子,你的手伸向了他。我正要张嘴,你的手却从小伙子那儿绕了一圈,接过了我的钱。原来,你那绕圈的手势是在悄悄提醒着那些插队的人。

你的容貌不年轻也不漂亮,在茫茫人海中极为普通,但你那朴实而真挚的悄悄提醒他人的手势,却让我记住了你。你的手势在偶然间成为我眼中一处美丽的风景,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写作半命题作文10

一、要弄清题意

半命题作文从形式上看,由文字部分和填空部分组成,有的题目前还有一段提示语,后面还有具体要求。我们在拿到题目后,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如:“善待______(亲人、生命、自己……)”从题目看出,“善待”即好好对待的意思,“善待”的对象可以是亲人、生命、自己……也可以是你觉得应该好好对待的人、物或精神、品质等。再如:“讲给______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以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员即可。

二、结构形式

1、命前半题:如《____是一把双刃剑》(20xx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作文题),《____也美丽》(20xx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作文题)。

2、命后半题:如《走近____》(20xx年湖北省黄冈中考作文题),《藏在心中的____》(20xx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题)。

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_的一封信》(20xx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题),《生活因____而精彩》(20xx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作文题)。

4、命首尾部分:如《____,别再让我____》,《____阅读____》。

三、易错点再现

1、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比如,《当我面对____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又如,以《人生路上_____多》为题写作时,大家拟的题目不是《人生路上朋友多》,就是《人生路上坎坷多》。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假期生活》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难忘的”;不难看出,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学生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岂不是千篇一律了。

2、拟题过大,难以下笔。以《感受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受美好》、《感受人生》这类范围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在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于一篇命题作文了,因此文章的内容就应围绕题目来表现,但有些同学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半命题作文《我____,因为我____》,有位同学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文题,但这位同学在文章里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造成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