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速度时间路程》教学反思(通用5篇)

学问乐 人气:3.26W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速度时间路程》教学反思(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速度时间路程》教学反思(通用5篇)

四年级数学《速度时间路程》教学反思1

10月22日,我在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赛课中上了一堂公开课,内容就是《速度时间与路程》。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4页的内容。它是穿插在三位数乘二位数笔算乘法之中的。其主要内容是认识速度、会改写速度,并能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来解决问题。而我觉得后一块内容只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来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为:

1、理解单位时间与所行路程的含义。能正确使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体会这样的符号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

2、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并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感知速度,扩大认知视野,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整节课我分成了4个大环节:

1、通过学生介绍,本单元前面的主题图中相关交通工具的速度,以及教师的补充介绍刘翔跑步速度大约是每秒8、5米、猎豹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1300米,蜗牛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8米。让学生初步感知速度,扩大认知视野,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2、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情境揭示速度的含义后,让学生汇报收集的生活中的速度、教师展示交通工具与一些动物的速度,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后,让学生找速度表示方法的相同点,概括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就是速度。

3、通过例题和补充例题,理清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4、拓展与巩固:通过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的题目让巩固与升华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课上完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在上课的过程中,有些方面的设计符合学生的需求,以后要继续努力,争取让课堂效果更好。

1、边感知边巩固速度的写法与读法。选取人类、动物和自然现象中的典型例子的运动速度,让学生感知从刘翔跑步速度飞快到猎豹奔跑速度惊人再到光速的不可想象,让学生一次加一次的惊叹,最后戏剧性的出现慢速的蜗牛。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起来。

2、采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教学“速度”概念,告诉学生每分钟走多少米就是速度,速度的写法和读法也是先问一问学生有没有知道的,若是不知道,我就直接告诉学生。

3、特别注意全体学生。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后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像方慧燕、郑佳慧、方念楚、张欣、毛一多等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成为课堂上最活跃的人。让他们也能掌握本堂课教学的目的。另外通过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的题目让巩固与升华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像三星级的题目较难,就满足了基础较好的学生的需求。

课上完后,效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在很多方面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1、情境的创设:没能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的内容入手,以及在理解速度时没能让学生谈及自己生活的实际,没能在这里留下精彩的一笔,而是草草的将学生生拉硬拽拉到速度上了。

2、本课的重点是什么?认识速度、会改写速度,并能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来解决问题。一般的老师都认为应该把重点“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放在重点。事实上,教材的速度含义的理解应该作为本课重点,应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更真切地感受到快慢不仅与时间有关,还跟路程有关,要知道谁快,必须比较他们的速度。而我对速度的处理得比较肤浅。

3、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不多,放的不够。就像学生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学习,一环紧扣一环,没能放手让学生放手去自己研究和学习。

一堂课结束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是我参与了这一活动的过程。像我这样一个刚刚开始数学教学的人(一个数学教学的新兵蛋子),能够参与就是收获。以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学习数学教学的过程和方式方法,不断尝试、不断反思,提高自己数学教学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速度时间路程》教学反思2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给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其轻松愉悦地学习。

1、激趣导入。

有兴趣的谈话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设计了“客车、卡车谁跑得快”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上课时学生的情绪也非常高涨,给本节课打下了好的基础。

2、合作学习。

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贯穿本课的整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逐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3、适当评价。

好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在本节课中我很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及时的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肯定和表扬,不仅对发言学生是一个激励,对其他学生而言,也是非常好的鼓励和鞭策:我也要努力,争取把我的方法、想法展示出来。

4、教育技术。

这类看似只有一个公式(速度=路程÷时间)的课,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激发兴趣注意力集中。并且让学生利用线段图又自主探究出了这三者其他的关系,而且有为解应用题积累了一种好的方法——画线段图。不过,在课后通过和代老师的交流,我深深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教学中一些环节处理的过于着急,比如速度定义的出示,可以在学生试着说一说速度的定义之后,多举一些生活中有关速度的实例,让学生更清楚的掌握比较抽象的概念。

总之,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把学生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四年级数学《速度时间路程》教学反思3

我教学的课题是路程、时间与速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整节课我分成了4个大环节:

1、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学生跑步比赛的成绩表让学生进行两次比较分析,这个情境的创设,我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速度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有关。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理解速度的意义。

2、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揭示速度的含义后,又提供三个情境,让学生口算出3个运动物的速度。使学生知道物体在1时、1分、1秒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

3、通过例题理清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加以理解和感受速度。此环节我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蜗牛爬行速度之慢、光传播速度之快,使学生在轻松与震撼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速度。

课上完后,效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首先,感觉学生学习气氛不够热烈,课堂不够活跃,这一点还需要在调动学生情绪上下功夫,在语言的启发上动脑子,另外,我还想是否应该增加一些判断、选择题进行抢答,这样气氛会好些,同时也会使学生对概念性的认识会更深刻一些。

2、整节课下来,感觉前松后紧,时间节奏的把握上处理不够到位。

3、这节课的重点是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者关系的三个关系式后,我是否应该设计一个综合性更强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深化,而我设计的练习题是否太单薄,只用到了路程÷速度=时间这一个关系式。

四年级数学《速度时间路程》教学反思4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将数学知识融入情境中。开课时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刘翔在奥运赛场上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出示丰富数学知识的信息,让学生去找一找。

2、能够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概念,探索数量关系,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理念。在认识速度及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关系的过程中,我一直将学生放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思维活动,便于学生顺利地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在这节课上我尽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在认识速度以及如何计算速度时,我创设了两辆车拉力赛,“到底哪辆车跑得快?”这一问题情境,组织学生思考、交流: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你有什么办法?在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学生很快地建立了单位时间的表象,探索出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的数量关系之一:速度=路程÷时间。探索另外两个数量关系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习惯。

4、尊重、欣赏学生,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在孩子们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赞赏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存在的价值。这样,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树立起来了,也就让学生领悟到数学不难、好学,信心十足地从成功走向成功。

本节课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又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在交流评价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体验,较好地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

四年级数学《速度时间路程》教学反思5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也是学生学习数量关系的基础。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体会。

1、设计巧妙联系生活,充满情趣

本节课选取现实生活中典型例子的运动速度,让学生感知从刘翔跑步速度飞快到猎豹奔跑速度惊人再到光速的不可想象,让学生一次加一次的惊叹,最后戏剧性的出现慢速的蜗牛。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起来,也充满了情趣。另外,“行程问题”源于现实生活,又要用于生活,所以在数学中除安排解决“他会超速吗”问题外,还安排学生感受各种速度,使学生充分感觉到数学中的生活,也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充分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观。

2、留有足够的空间,体验成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探索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最后得出“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三个数量关系。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合理利用多媒体,化难为易

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生动、形象、有趣展示,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速度和速度单位以及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快乐积极中简单明了的掌握新知,轻松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突破重点,对帮助学生掌握巩固本节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由于班容量比较大,课堂上忽视了学困生的关注,只能在课下对这些学困生进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