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学设计>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3篇

学问乐 人气:1.62W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3篇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5年级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2.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3.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徐霞客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游圣”的人是谁吗?(徐霞客)

2.上百万字的考察记录,仅留存下来的《徐霞客游记》便有60多万字,因此,人们都称他为“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同桌间可以互相帮助。开始吧!

2.出示:卓尔不群、锲而不舍、不避艰险、雄心壮志、荒野露宿、栖身洞穴、大陆、源流、岷江、勘探、抢劫、先驱。

(为“卓”“锲”“宿”“栖”“穴”“岷”“勘”注音)

3.扫清了生字的障碍,相信同学们再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快、更流利,那就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为什么称徐霞客为“奇人”呢?他“奇”在哪里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细细品读课文,注意要默读,最好是用我们刚才找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的方法,还可以在书上画一画,记一记自己的感受。

三、围绕中心,品读课文

1.为什么称徐霞客为“奇人”呢,他“奇”在哪里?谁准备好了的同学汇报一下吧。(生汇报)

2。结合表格,引导学生体会徐霞客与多数读书人不同。他淡泊名利,却立下了走遍天下、亲自考察的雄心壮志,他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人,他是多么的超然和洒脱啊!他真是一位奇人。

3.徐霞客立下雄心壮志后是怎样做的呢?我们来一齐读——“此后三十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师:这段话中,哪些句子使你感动,让你震惊,使你觉得徐霞客是一位奇人?(生汇报)

师:是啊,一天两天容易,要坚持几十年却困难;走十里百里容易,要走几万里却艰难。但是徐霞客却不避艰险,此后三十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正是因为他——“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所以才能——“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这真是一项壮举,这真是一个奇迹,徐霞客真是一位——“奇人”啊。

师:同学们真是徐霞客的知音啊!其实,徐霞客在旅途中克服的又何止是这点困难呢,同学们再从文中找一找,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来徐霞客是一位“奇人”。

4.正是因为徐霞客具有卓尔不群的志向,具有不避艰险的意志,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他才成为了一个奇人,才成就了壮举,才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那就是《徐霞客游记》这本奇书。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看看这本书“奇”在哪?

5.引导学生读英国科学专家李约瑟对《徐霞客游记》的由衷赞叹。(课件出示:《徐霞客游记》读起来并不像是17 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一部20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

师:听到这高度的评价,真让我们感到自豪,你能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的感情再来读一读最后一段吗?(指名朗读)

师:现在同学们能理解为什么课题叫做《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了吗?

四、总结升华

徐霞客用他的双脚丈量了人生,同时也用他的精神与心血谱写了一个千古传奇。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受到徐霞客精神的感染,学习他不避艰险的意志,学习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最后,就让我们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在徐霞客浏览过的美丽风景当中结束这一课好吗?(播放课件)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2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的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畏艰难险阻,徒步游览了大半个中国,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部千古不朽杰作。

教学目标

1、回忆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徐霞客游记》这本千古奇书“奇”在哪里。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再次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

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他一生为中国的旅游考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教具准备

课件(重点句式)

设计总述

教学这篇课文,我主要是想让学生体会:“温故而知新”。这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我设计的第三课时,前两个课时已经把课文内容基本上完,时隔一个星期后,再来学习,意在指导学生有新的感悟,并且能够把作者的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加入自己的体会。同时再用一百字的篇幅简单介绍徐霞客。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本学期我们学过《走遍天下书为侣》,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总可以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同样,一篇文章不管你读过多少遍,你也总可以从中获得新东西。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看看你会有什么新的感受和收获。

【告知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温故而知新。】

二、复习体会,获得新知。

1、师:回忆文章开头那一句话简单介绍了徐霞客?

抽生回答: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齐读这句话。

师:思考一下,你从这句话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回答。(比如:生活的年代、人们对他的评价等。)

师引导学生再读这句话,读出对徐霞客的敬仰、佩服之情。

师:你能用一句话给我们介绍你自己吗?

(教师可以做一个示范)

师:刚才我们学会了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进行概括,准确表达了意思。这就是由书上的一句话获得的新知。

【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们获得简单的新知,有兴趣继续学下去。同时也为后面的写作作一个铺垫。】

2、师:徐霞客是一个“奇人”,首先表现在什么方面?

抽生回答,“淡泊名利,立志考察”

师:当时的读书人都在干什么?(追求功名)考中了,意味着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师:是呀,大多数人都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徐霞客却——卓尔不群。(追问:什么是卓尔不群?能换个词语来表达吗?比如:与众不同、截然不同。师一个小结: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三十年来——

学生接读:“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师:这段文字让我们浮想联翩,想象徐霞客会遇到什么困难?

学生自由发言。

师:从大家的叙述中我们真正感受到来徐霞客的雄心壮志和不畏艰险,他真不愧为奇人。请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段话。

“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师:所以,我们获得的新知是——

过程的艰辛。

3、师:默读第三自然段,你获得什么信息?

(交通条件落后、没有——、没有——、没有——,这真是一件——)

师:说说前几天我们春游你的感受。

学生可以说坐着舒服的空调大巴车,品尝着美食,欣赏美丽的风景,是多么惬意。

师:课时,徐霞客的长途旅行却是一件——非常艰苦又非常危险的事情。

4、师:那么徐霞客在长途跋涉中经历来哪些艰险又感人的故事?选择你最感兴趣的.讲给小组成员听听。

四人小组讨论,利用文中提到的素材,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可以适当补充。

全班交流。

师小结:前两节课我们是通过读文,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文意,今天我们把作者的文字变成了自己的口语表达,加入了你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收获。

再读:“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的记忆,小组成员互讲故事,其实是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课后拓展:

借用书中的素材加上自己的体会,用一百字的篇幅介绍徐霞客。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地研究了教材和学生,精心地做了准备,较为成功地组织了本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整堂课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一开课我引用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学文中我让学生给“卓尔不群”换个成语来表达,学生们提到了“截然不同”、“与众不同”等。谈到当时的读书人时,我又提到“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引领学生学习使用名言。这与国学教学也是一脉相承的。

2、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根据书中提供的素材,加自己的合理的想象,还原徐霞客遇到的艰险故事。学生们在四人小组交流时,表现积极,兴趣浓厚,都愿意张开嘴巴说。

3、课后的拓展训练是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上进行的。说容易,写作难。如何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语,准确地表述观点,是学生们有待提高的。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3.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4.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想象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步骤:

(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品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板书课题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并齐读。

2.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读熟了课文,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回忆一下,第一自然段中是怎样介绍徐霞客的?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本千古奇书。) (板书:奇人 千古奇书)

3.什么是“奇人”?(罕见的、特殊的人)

过渡:徐霞客罕见、特殊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称他是一位奇人呢?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前半部分,感受徐霞客“奇”之一

1.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他和当时的读书人有什么不一样?奇在哪儿?

2.指名回答,联系上下文理解“卓而不群”“雄心壮志”,朗读相关句子。

(板书 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

3.小结内容: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鄙弃权贵、摒绝仕途。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这是他超出常人之处的第一“奇”。

4.小结学法: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抓住了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继续采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后面的课文。看看徐霞客还“奇”在哪里?

三、按学法学习第二自然段及三、四、五、六然段,继续感受徐霞客之 奇

1、自由读课文二至五自然段,画出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也可以写出简单的批注。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有感情朗读。

“奇”之二:不畏艰险,毅力超凡

“此后三十多年……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

徐霞客一不受当时朝庭委派,二没有国家的任何资助,为了自己醉心的考察研究,历经30余年,行程九万里!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徐霞客日间攀险峰……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看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小结:图上的情景只是徐霞客旅行生活的一个小片断。

“徐霞客的时代,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飞机,他所去的地方连道路都没有,加上明朝来年治安不好,盗匪横行,长途旅行是非常艰苦又非常危险的事。”

在徐霞客探索考察的旅途中,有的是 ,有的是 ,有的是 ,有的是 。徐霞客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从22岁走到了56岁,一走就是30多年,一走就是9万里。

“有一次,他和三个同伴到西南……还带走了他仅有的行囊。”

一路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辞而别,同伴偷走了他仅有的行囊,面对土匪的掳掠他毫不畏惧,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也毫不动摇,他真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奇人啊。

奇之三:求真求实,锲而不舍

克服种种困难,证明长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

第五自然段中徐霞客探寻两处山洞的事例。

师补充资料,徐霞客为了进行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仅在中国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亲自探查过的洞穴便有270多个,而且都有具体的记载。

奇之四:写出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过渡:真正让徐霞客名垂千古的,是这样奇人所写的一部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奇书呢?

1. 生读第六自然段,说说书奇在哪儿。(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2. 补充资料介绍《徐霞客游记》这部奇书。

四.总结全文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奇就奇在——(引读)

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

不畏艰险,毅力超凡;

求真求实,锲而不舍;

写出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不仅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更是一位开创田野考察的科学家!

五.作业 用一百字的篇幅简单介绍徐霞客。

板书: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

不畏艰险,毅力超凡

奇 人 求真求实,锲而不舍

写出千古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