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作文>体裁作文>观后感>

《只缘身在此山中》观后感

学问乐 人气:2.32W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只缘身在此山中》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只缘身在此山中》观后感

第一章

简媜的文字是无可否认的雅美,而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简媜的文字又是禅意的,“未入山门身是客,随云随波随泥沤;甫入山门身是谁?问天问地问乾坤?”这样的句子里,藏着的聪慧是非比寻常的,也很好的回应了“行经红尘”,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孕育而生。不可否认,书中有话,点到即止,给我无尽的遐想。

第二章

简贞独特的风格,她的每一篇文字总是有种禅思和哲理蕴藉其中,需要慢慢的读、慢慢的品,需要你静下心来,与作者一起进入那座人生之山,细细品味人生的曲曲折折、跌宕起伏。

她的文字很大气而细腻,进入深山,身在其中,静看万物,“醒者”又是谁?这都需要进入禅境,然后静思。

第三章

“山中若有眠,枕的是月”

,月是情感的寄托,银白月色,关雎情郎,月不曾瘦,不曾灭,山中寂静,早醒,可见,简媜笔下的爱情也是一种禅意,品味无穷,推门,在推门,两个简单的动作,简单明了,不需华丽繁琐的文字,一种爱也可简简单单。

第四章

早晨,闲步宝桥,天上月,池中莲,水中影,手棒佛经,一个佛经故事,贤者,云童子,一种姻缘,试问世人是否错过?早出世入世,中国文人历来的纠结性怀,简媜在其中绕着弯儿,踌躇着,徘徊着,不该错过的缘分,谁又能好好把握?每个人都该静下来想想人生途中的每一个人,把握了,还是错过了。

第五章

雨后,一个全新的境界,简贞强大的文字驾驭能力,有时让我跟本无法驾驭她为我们呈现的那个世界。雨中宝殿,雨中飞燕,都在雨中洗却了往日的浮尘,我不禁自问,人生那里是归宿?跟着文字走,我也只是一个跟随者,读书以明智,真的'要好好的想想,像简贞那样背负着未来,旅行。

第六章

竹子,包含的意义远不止“节节高”,十五年前的竹海,十五年后的大雄宝殿,倒下的竹,躺下的树,爆破的石,换来的是山下信徒的三拜九叩,不禁问,这是佛道?这冲击着每个人的价值观,可以说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反应,营造一种禅境,让人可以好好地想,现在的我们,到底怎么了?

第七章

燕,每年能够飞回原来的“家”,“燕子的家乡,应该是在那一块和平宁静、春阳处处的心灵净土上。”以燕喻人,归家情感,指出“那也是人渴望寻觅的国度,只是不如燕儿更勤居于此。”是的,在这个脚步匆匆的尘间,又有多少人忘了原来的归途?简贞的一字一句,都经过反复推敲与斟酌,只有对人世经过深邃的思考和对语言有太过的虔诚的信仰,才能有这样的风采。

第八章

醒石,这一章,给我的冲击远大于我的预想,柳暗花明又一村,“人不亲土亲。路很弯曲,像人的一生”,简单的一句,却是道出了人生百味,每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他人,而是自己,一种可怕的病,远不及自己可怕,简贞倡导是心境决定生命深度,信仰决定生命高度,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在人生无数跌倒起伏之后还原最初的自我,才能世俗之上而不因物欲横流而迷失,保留本心。

第九章

简媜辞藻颇为华丽,于生活细碎处见哲理。这里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吃饭,也是一种修行”,一个小节,有时往往会决定了成败,生活当中他一定要细心,一点一滴里就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命运在每个人的手中,我们都该好好把握。“山上一瓢粥,山下一勺饭,其实无异”,同一种事物,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见解,多角度的看,会让我们拥有更多。

第十章

别样的球赛,不同的规矩,不同的球,已然有不同的风采。山前山后寻幽访胜,大球小球竞相角逐。佛光山身处幽静之地,身存简朴之心,怀揣着一份单纯的快乐!正因为人的简朴,荔枝成了“小球”,羽球成了“大球”,一场精彩的羽球赛在山间愉快地进行,不计较分数的得失,不计较场景,只追求心中愉悦。在这里,“其争也君子”没有了意义,“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

第十一章

飞檐是古人的智慧,是一种古老的艺术。然而在百家争鸣的艺术殿堂上,争奇斗艳的艺术形式或许早已暗淡无光。在那座凉亭上的飞檐,是一位小师父攀在亭柱之上,双手塑出来的,虽然平凡,虽然简陋,却成了一种感动!“任何一件工作一旦被当成心愿,那便是‘艺术’了!”小师父的发心,在时光流逝的今天,凝聚成了一个飞檐。在这山间,化作安眠鸟的神话。

第十二章

在佛光山上,理在托钵拾箸,在举手投足。芸芸众生,滚滚俗尘之中,不会出现那脱俗的身影。在那身影之下,理之熟成,不需言语,行住坐卧,生于规矩,活于规矩,却在规矩中自然形成了一种理!不需深思人生,不需生啃凡书,在这山间,一步一履,尽显止水之静。行,住,坐,卧,亦水,亦松,亦钟,亦弓……无处有理,亦无处无理,这便是师父们的理之所在。

第十三章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敢问路出自谁手,谁在人海。铸路人的汗水是石泥的柔软剂,铸路人的淤血茧子,是细丝的制造器。因为有了汗水和茧子,路才之所以可以成为路。因为有了路,才有了游人,才有了奔跑,才有了到达目的地的方法。众生的脚步之所以一直没有断,是因为铸路人的梦一直在前进,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前进。如果说故国家园的乡土是心灵的净土,那么,铸路人手中的土就是梦想的基土。

第十四章

燕尾裁过的春天,未苏醒的早晨,聊无人烟的院落,切湖而过的公路,和一位不愿落入俗尘的都市人,仿佛一幅不应景的画,到底是早晨影响了院落,还是公路破坏了清晨?无人知晓,却让人无限感慨。

在这个春里,老人的安逸,妇人的幸福,由古至今,延续到现在,当红砖绿瓦已不再,依旧安然存在,却已不是原来。

第十五章

许多人天马行空,活于行云。是该检讨自己的胡思乱想,还是该发现套住自己的网?生活就是这样一张网,追梦是冲破网的唯一方法。梦,谁人都有;追,又有谁人能做到?梅觉是一个永恒生命的追寻者,她是一道甘泉,可以撒向四方,却依旧是一道甘泉。“一方与十方何异”,在家与否何异?只要心中有家,何处都是家,这便是追梦人的单纯之处,也是不平凡之处。不禁让人深思:我何尝没有梦呢?我又何尝勇敢得离开家的怀抱独自追梦呢?我亦是行云中的一人。

第十六章

一个苦命的养女,双手只能忙于劳务,止步于课本,单纯的思想想不明生活的意义。“生我者谁也”是女孩永远无法明白的问题。当那一刻,女孩决定追随佛主逃离苦难,却被无情地阻挡。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没有追求快乐的权利,因此她尽毕生之力挣扎,却依旧改变不了现实。当时光流逝,一切苦难凝成女孩脸上淡淡的一笑。这一笑,是曾经为生命和快乐苦苦追求的标志。而生活对于女孩来说只是一轮凉凉的月色。

第十七章

思云想雾,百花万草,红尘爱情,在这女人看来,皆因无常。岁月流逝的时候,人的历履也随着增加。小的时候或许会为了一夜凋零的花而哭泣,在经历岁月之后,就会懂得用一颗平静的心和一抹淡淡的笑,面对生命中所有的无常!或许这正是佛法真正需要存在的原因,真正能在历史长河中生存至今的原因。佛法算什么?佛法又何处不在?间断烦恼丝,便间断了凡尘事。一切因缘而聚,一切也因缘而散!何必烦恼无常事,不如空身安于此山中。

第十八章

沙是恒河的沙,河是那一条恒河,伊是茫茫人海中的一颗沙,母亲是汪汪的河。无论沙漂往何方,却依旧是那条河的沙。生于此,长于此,一生也就圆于此了!伊的毅然离去定居王母庙,伊的毅然重返俗尘,伊的毅然草结净舍于山间,都正如一颗漂泊的恒河沙,但最终都将回到恒河的怀抱。丰原,鹿野,秀林,福田,循环,成长,历练,思考,伊用一生来历练,来思考,实现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意义。

第十九章

滚滚红尘,有的人乐于其中,也有些人一身洁净地远观,还有些人身在其中,却看透其中。空法师能够以世人的眼光还于世人,能够以世人的处事还于世人,能够来于红尘,活于红尘,空身站立于红尘之中,却丝毫不粘红尘之粉,洁身于红尘,却与红尘如此亲切!这应该就是真正的脱俗,脱俗于红尘,脱俗得让人心怀敬意。空法师的脱俗正是那种亲切于红尘的,亲切得让人无法不敬佩他的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