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教学资源>语文知识>说课稿>

【推荐】说课稿汇编4篇

学问乐 人气:9.5K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说课稿汇编4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皮影》是湖南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11课的内容,在教材上归属造型.表现领域,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也由于皮影戏集绘、雕刻、文学、音乐、舞蹈、表演于一身,其内容可谓博大精深。

二、说教法

第一课时《看皮影》以欣赏评述为主,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皮影的历史、发展与传播,感受皮影艺术的绘画、演唱、动作之美。

第二课时《画皮影》以造型.表现为主,学习皮影的绘画表现方法,用观察、讨论法,探究皮影的造型特点和绘画表现方法,探究式和自主教学法结合,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皮影戏在表现内容、色彩、形式上的特色。

第三课时《做皮影》以造型.表现为主,让学生学会利用先分解在组合的方法来制作影偶,教师示范制作步骤要点,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皮影的制作工艺流程,尝试用透明胶片或是纸板设计新颖的皮影作品。

第四课时《玩皮影》以综合.探究为主,让学生分组合作,用自制的影偶,自编自演。主要由学生游戏、表演,体验探究的成功感和表演的愉悦感。

三、说学法

儿童具有好玩、好表现的天性,将皮影戏看作是儿童游戏的一种方式,就如小孩喜欢木偶、玩娃娃、看木偶戏一样,皮影戏这种民间艺术无疑是满足儿童自我表现的有效方式之一。

a、 自主体验

b、 激发情感

c、 和谐合作

四、说过程

上课一开始,我请同学帮忙把我们经常在动画片中看到的人物用皮影的方式表演给同学们看,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接着我播放了多媒体关于皮影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皮影是我国独特的民间传统艺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了能让学生制作出简单的皮影,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我是怎么做的,看完以后学生都迫不及待的想自己制作,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

最后的环节是让学生以演员的身份上台表演皮影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皮影戏舞台,有布、有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皮影戏表演的快乐。

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夸父逐日》。我将从教材分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及说教学流程等方面介绍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夸父逐日》是一则文言神话,被编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探险篇中。本单元集中了古今中外的探奇故事,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夸父逐日》是我国远古人民用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的一个英雄神话,是他们企图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的体现,所以本文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学习探险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的培养。

二、说学情

本文编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中,而在这之前学生已学过不少的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已经有所掌握,学习的方向也大致明确。同时,这则神话的篇幅很短,因此学生在字词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教师只要提点一下重点字词,学生应该可以疏通文义了。同时随着现在学生阅读视野的开阔,其认识神话,解读神话的角度可能与我们最初对神话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尤其对于夸父形象的认识及逐日的原因上会有另外的想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适当引导。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特点,我给这堂课拟定了一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熟读课文,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感知神话情节,学会分析夸父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发挥想象,改编神话。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夸父的精神,并将其用于学习、生活之中。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夸父形象分析和主题理解(学生对于古人的情况不太了解,极有可能对主题的理解产生一些偏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夸父形象来明晰文章主题)

2、难点:创造性的改编神话。

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本文的教学目标,拟采用如下教法:

三、说教法

1、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

2、讨论探究法。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讨论合作的能力,学生能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文中夸父逐日的原因及夸父形象的定位是教学重点,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解决。

四、说学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因此,学法也很重要。本文的学法可归纳为如下方法:

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字词,培养语感,熟读背诵。

2. 圈点法。让学生学会抓重点字词,找重要语句来理解课文。

3. 讨论法。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学会积极主动地阅读与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课前教师直接提问“你们心中装了哪些神话故事 ?”这一问题,调动学生以往的知识积累,让学生谈以往所读过的神话有哪些,引导学生说出夸父逐日,导入课题。(板书:夸父逐日《山海经》)

(二)品读神话(这部分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先让学生读准、读通、读懂这篇课文,然后逐句疏通文义,在学生的翻译中逐步探讨文本中所隐藏的内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课文。(教师进行朗读点拨,学习《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的读书方式,读出古文韵味来。)

2、朗读。点名读、齐读。(反复朗读,培养语感,教师对学生朗读进行点评或让学生评、自评)

3、按照夸父逐日的故事的开端、发展、结果将课文分成三部分,每部分都请学生来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逐步研讨课文。

第一部分:幻灯出示:夸父与日逐走,入日;请学生翻译,注意重点字词“逐”,提示学生重视文章注解。字词疏通后,让学生讨论回答夸父逐日的原因是什么?远古人民为什么要创造夸父逐日这样一个神话?引导学生从当时人类生活环境思考解决这一问题。(板书:赛跑征服自然 勇于探索 完成使命)

第二部分:幻灯出示: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请学生翻译,其他学生从旁纠正。引入“辰州东有三山,鼎足直上,各数千丈。古老传曰:夸父与日竞走,至此煮饭,此三山者,夸父支鼎之石也。”--唐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这段文字,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为什么要创造夸父这样一个高大的巨人呢?太阳是东升西落的,夸父追赶太阳应该是一直向西的,为什么要去北边的大泽喝水呢?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夸父是一个不辞辛劳,不怕牺牲的伟大英雄,人们在夸父的身上寄予了厚望。(板书:高大 巨人 不辞辛劳)

(设计意图:遵循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以学生阅读心理为切口,激活阅读思维。)

第三部分:幻灯出示:未至,道渴而死。学生讨论夸父之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同时引导学生质疑文本,夸父何以要拎一枝拐杖?(小组讨论解决)想象夸父“轰然倒下的情景,加上环境、心理描写写成一段话。(板书:不怕牺牲 夸父精神)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挖掘细节中蕴藏着的丰富的人文素养,通过品读、朗读发展学生语言能力,通过对情节内容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品析人物,我谈我感受

根据文本讨论分析夸父的形象,谈谈对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体会和感悟。

(设计意图:我们常说“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既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也是语文素质能力形成的内涵。)

(四)、神话我来说

播放动画《夸父逐日》,比较其与文本的不同,让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改编神话。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写,然后进行课堂交流。)

(设计意图: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在写作训练锻炼一下口语表达能力。)

(五)小结

学生再谈对夸父的认识,教师做鼓励性小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

(此环节与引入照应,旨在让学生明白,只有深人分析文章,对内容才会有更深入、更深层的理解,让他们学会思考。)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展开想象,改编整个神话,写在小作文本上。

七、时间安排

导入(1分钟) 品读课文(23分钟) 品析人物,谈感受(4分钟) 神话我来说(15分钟) 小结(2分钟)

八、板书

夸父逐日

《山海经》

逐 饮 化

↓ ↓ ↓

勇于探索 巨人 不畏艰辛

↘ ↓ ↙

夸父精神

本节课设计的意图是:力图改变古文教学过于沉闷的课堂气氛,过于固定的教学模式,体现新课改下对古文教学的要求,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真正达到古文教学与现代化教育整合,珍视传统文化基因与创新审美相结合。这只是尝试,是一次不成熟的探索,但会促使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

说课稿 篇3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情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说。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四单元《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中的重点课文。主要讲述了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土地肥沃、水利资源充沛的大河流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孕育了人类社会的早期文明。四五千年以前,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长江和黄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四大文明古国最终形成。远古文明所蕴含的特征和人文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神奇的金字塔”一目主要讲述埃及文明的形成和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一目主要讲述古代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与实质;“‘种姓’的国度”一目主要讲述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产生、传播。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围绕三个教学维度,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

(1)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2)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3)了解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4)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2.能力目标 :

(1)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代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2)了解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它们与亚非文明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

(1)认识到金字塔是古埃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见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2)分析《汉谟拉比法典》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3)分析种姓制度所体现的阶级本质是等级制度。

三、教学难重点

1、教学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

2、教学难点:佛教的兴起。

四、学生情况

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同时他们对古代历史比较感兴趣,尤其金字塔的那份神秘,但他们只了解一小部分,而且较模糊。我为学生准备了许多材料,为他们探索并揭开古代的神秘面纱做了充分的准备,使他们由模糊变得清晰。

五、教学方法

(1)给学生以探究性的角色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2)借助历史图片、地图等进行教学,使学生能从直观生动的图片中形成完整的思维。

六、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提问学生四大文明古国的组成

(二)教学过程开展 :

1、神奇的金字塔

第一步: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利用一句赞美尼罗河的诗,引出尼罗河对埃及人民的贡献,从而说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使学生认识到尼罗河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摇篮之一。(体现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训练。)

第二步: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古埃及的统一情况。(体现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

第三步:让学生列举埃及的文明成果,并展示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金字塔: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用来储存法老尸体的坟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体现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第四步:利用图片加深学生对金字塔的认知,并组织学生讨论“金字塔的修建说明了什么?”(体现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训练。)

第五步: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总结。(体现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2、《汉谟拉比法典》

第一步:让学生观察地图说出古巴比伦的位置,认识到两河流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摇篮之一。(体现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训练。)

第二步:了解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的基本情况。(体现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第三步:引出古巴比伦的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然后让学生看书,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具体内容,并总结出历史地位,内容构成等。由古柱引出“君权神授”思想。(的体现了对学生知识传授。)

第四步:摘录一些法典内容,组织学生读、议。(体现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训练。)

第五步:总结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体现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3、“种姓的国度”

第一步:找出古印度的位置,认识印度河和恒河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摇篮之一。强调古印度与今天印度的范围不同。(体现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训练。)

第二步:阅读课文了解雅利安人统一古印度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

第三步:通过出示新闻报导引出“种姓制度” ,再结合课本内容,对这一制度进入深入了解。(体现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情感的教育)

第四步:通过对“种姓制度”的影响展开讨论,过渡到佛教的兴起。(解决本课的难点问题)

第五步:通过阅读课本,了解佛教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

第六步:简要讲解佛教的教义,表明佛教最终会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联系已有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课堂总结

围绕出示的问题让学生谈收获,然后出示总结的内容。(对本课教学目标的整体总结)

七、板书设计

以表格的形式,师生共同完成本课的板书内容,及时巩固。

说课稿 篇4

一、设计意图

在进行五大领域课程教学中,《脸谱艺术》一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课堂上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我想何不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进行课的延伸活动。在前两节课中提到京剧脸谱是我国传统戏曲中角色脸部的化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以这个为根基,何不利用真实脸部化妆的教学形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又可以让幼儿在宽松游戏的艺术形式中感受,体验化妆的乐趣。同时打破了艺术在纸上创作的一贯方式,让幼儿在真实的体验中去感受美创造美,抒发美的情感。因此我选择了设计脸部化妆,《京剧脸谱》这一艺术教学课。

同时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

(一)《脸谱艺术》

(二)制作京剧脸谱

(三)脸部化妆《京剧脸谱》

本节课为课程的第三部分

二、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的目标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根据大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目标如下: 1鼓励幼儿大胆地在脸上创作京剧脸谱。 2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三、重点、难点

用对称的方法大胆而有创意地在脸上创作脸谱。

四、教学活动准备

京剧脸谱面具,多媒体课件。化妆中用的人体彩笔、胭脂、口红、镜子、摄像机、毛巾等。

五、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表演引入法、多媒体示范法、游戏示范法,时刻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与指导的教学方法。

学法主要采用幼儿合作交流,自主大胆表现,以发展幼儿为主的理念进行教学。

六、活动过程

(一)创设环境、兴趣引入

利用前一节课的制作脸谱面积及京剧脸谱音乐的播放布置活动室,营造京剧艺术的氛围。

(二)欣赏幼儿的表演

请我园一位会表演京剧的幼儿化好妆穿好戏服进行《说唱脸谱》的表演,进一步引发幼儿的兴趣。

(三)教师引导幼儿前两节课中的已有经验和对京剧脸谱的了解,重点利用课件中播放的脸谱艺术,夸张、对称、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进行巩固加深提升幼儿对画京剧脸谱的兴趣。

(四)化妆脸谱体验创作的快乐

教师引导化妆脸谱的步骤,以一名幼儿为实例,重点强调对称的脸谱画法(以鼻子为中心轴,左右对称),从中攻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幼儿了解对称美。

(五)幼儿自主探索,化妆脸谱

在幼儿创作时可自主选择分组,即可自主化妆,也可以两名幼儿合作化妆创作脸谱,教师从中适时的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六)分享快乐、体验快乐

1教师将幼儿的创作过程及成果摄录下来,作品完成后可让幼儿讲解创作的意图及想表达的想法,让幼儿体验创作的快乐。

2播放摄录的记录片进行展示、欣赏、体验抒发自己对美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