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教学资源>语文知识>说课稿>

有关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6篇

学问乐 人气:1.87W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6篇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 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8的乘法口诀。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乘法口诀,为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的重点:编制8的乘法口诀,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难点: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探索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运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的问题。

教学突破:通过口诀的编制理解口诀的意义,从而养成在生活中合理、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体味到“有价值的数学”、“有乐趣的数学”。

根据教材的以上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编制8的乘法口诀,找出规律,巩固口诀。培养学生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乘法的意义、口诀的与编制规律来进行口诀的熟悉,多读、多练、多背加强口诀的记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口诀的编制与整理过程中,培养简单推理以及发现规律的能力,进一步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在课堂教学时,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贯穿教学的始终。

3、课堂组织民主、科学、和谐,这种气氛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三、教学设计理念

1、教学过程体现生活化。

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2、教学过程体现活动化。

摆方块活动让学生“做数学”,而不是“学数学”。

3、教学过程体现开放性。

在教学中,力求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人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构建探索平台。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1-7的乘法口诀,谁能背给老师听听吗?指名背诵。

谁能回忆一下昨天我们是如何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说说看。

预设:A用小三角摆小船

B用连续加的方法

2、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那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一个大胆尝试的机会,让你们仿造用三角摆小船的方法研究一下如何编制8的乘法口诀,有信心吗?

用回忆7的乘法口诀推导和编制过程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

(二)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1、拿出昨天老师要求你们准备好的小正方体,摆一摆,再填书上的表。小组合作。

出示一个由8块小正方体搭成的正方体。

数一数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摆1个大正方体用8个小正方体,摆2个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3个呢?……摆8个呢?

合作摆一摆,分别说一说,再填书中表格

据此,你能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在小组里交流,再指名说说。

在让学生观察说说每一句口诀有何变化?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上面探索新知这个方面,我就完全秉持了这个理念,让学生想一想、摆一摆、说一说、议一议、看一看、读一读、背一背,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三)回顾探究过程,自然生成新知。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摆正方体,探究了8的乘法口诀,谁能把我们刚才动手的过程简单说一说?

追问:为什么每次都用8个小正方体?(1个8)

为什么每次都比上一次多摆一个大正方体?(多一个8)

观察口诀表,看看每一句与相邻的两句有什么关系?

预设:A结果或多8或少8。

B每次8 不变,8的个数不同。

在同学们充分观察讨论之后,老师小结:8的乘法口诀以1个8 为基础,依次增加一个8;每相邻两句口诀都相差一个8这就是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了解了这个规律,有助于我们记忆8的乘法口诀。

2、先观察“想想做做”第一题,想好后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二题,直接填空。订正时,请学生说说他是怎么想的?

回顾探究过程,梳理知识形成的要点,培养简单推理以及发现规律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新知应用,体会知识价值。

1、“想想做做”第三题,对口令练习。让学生根据8的乘法口诀说出相关乘法算式,在活动中进一步熟悉8的乘法口诀。

2、第四题,运用8的乘法口诀,巩固对口诀的记忆。

3、第五题,要求学生从中获取的信息是:每袋乒乓球有五个。

4、第六题,要求学生仔细看图,获取的信息有:一共有7人参加收割向日葵的劳动,每人收8棵,一共收了多少棵?

5、第七题,让学生根据口诀填空。通过填未知乘数,既巩固了有关的乘法口诀,又为学生自主探索8的乘法口诀求商做准备。

形式丰富多样的练习题,既避免了学生单调乏味之感,又从不同角度多种视角巩固了新知。趣味化、活动化的组织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符合新课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新知”的理念。

(五)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谈话:1、学习了这一课之后,你有哪些收获?

指名好、中、差各一名学生说说。

让不同的学生谈谈收获,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反馈信息、检查效果;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概念。

2、师生齐背8的乘法口诀。

五、 教学评价

这节课,我个人认为做到了一下几点:

首先,体现了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构想。

其次,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第三,教学任务明确,抓住了重点。

六、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1个8 8×1=8 一八得八

2个8相加 8×2=16 二八十六

3个8相加 8×3=24 三八二十四

4个8相加 8×4=32 四八三十二

5个8相加 8×5=40 五八四十

6个8相加 8×6=48 六八四十八

7个8相加 8×7=56 七八五十六

8个8相加 8×8=64 八八六十四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渗透数学美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

计算机软件、实物投影仪、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

直尺

学具准备:

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钉子板、三角板、直尺、实验报告单。

第二部分 教法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识。

第三部分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 、“量一量” 、“折一折” 、“比一比” ,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真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第四部分 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

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看,这是我们的新教室,多漂亮啊!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吗?学生观察后会说黑板的面、课桌和讲台的面是长方形;钟表的面和地板砖是正方形等等。这时我再对学生说: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接下来就很自然的引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再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大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要求各小组在学具中选用所需的材料,开始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请小组长做好分工,把研究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边 角

长方形 有( )条边,

对边( ) 有( )个角,都是( )角

正方形 有( )条边,

每条边( ) 有( )个角,都是( )角

2、学生开始活动时,我到学生中去巡视指导,并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面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到其他组去看一看,学一学,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汇报各自的实验情况。要求汇报时说清楚选用的实验材料、方法和研究结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这里我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是探讨边的特征,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

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相对的两条长边一样长,相对的两条短边一样长。正方形的4条边都一样长。

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两条较长的边和两条较短的边,它们的位置都正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了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

在研究长方形时是通过折纸得出来的。学生这样折:

先上下对折,发现长方形上下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这两条边一样长。

再左右对折,发现长方形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左右边也一样长。

从而得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

在研究正方形时学生这样折:

把正方形纸片先对角折,再对角折,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重合在一起,说明正

方形4条边都一样长。

第三种情况:学生选用的是钉子板。

通过数格子,发现了长方形长边都占了6格,短边都占了4格;正方形4条边都占了5格。说明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

当学生汇报完,我对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边总结边板书)

接着是探讨角的特征,学生的汇报也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 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

再用三角板的直角在每个角上比一比,发现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也都是直角。

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也是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和三角板。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量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它是直角,然后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一样把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也都是直角。

当学生汇报完后,我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边总结边板书)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汇

报交流,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民主性,我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让各个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体验成功,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能使情感的数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应用拓展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本节课练习的设计着重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灵活性三个特点,分为基本练习和扩展练习。

1、基本练习

(1)围一围

照下图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略)

(2)拼一拼

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出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然后根据拼的情况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这样拼(演示课件)

(3)、摆一摆

用同样长的小捧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涂一涂

在方格图上涂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图略)

(5)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通过围一围、拼一拼、摆一摆、涂一涂、量一量、填一填多种形式的基本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且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扩展练习

(1)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道题有一定的挑战性,怎样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呢?我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哪条边可以当作正方形的边?

(2)画一条线,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右图中有( )个长方形,( )个正方形。

这里我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图形。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把刚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扩展延伸,使学生灵活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空间观念得到加强。

四、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我先引导学生重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共同点是都有4条边,4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2)家里客厅地板铺的砖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而不是圆形的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见解。

这一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将数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五、课外延伸

充当小小设计师,用长方形和正方形为学校新操场设计花池、羽毛球场、篮球场、沙池。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小熊请客》选自北师大出版社二年上册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第六课时.4的乘法口诀。他是在学生学习了5、2、3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这里用“小熊串红果串请客”这一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4连加的过程,为编4的口诀做准备。在推导4的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有亲切感。在交流总结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口决特点。

根据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色,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1、让学生利用4的连加和已学过的乘法口诀得出,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和掌握4的乘法口诀,并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2、能运用所学口诀,完成表内乘法的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1、在数学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从而强化学习数学的兴趣。

2、“乘法口诀”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他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之心及自豪感。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小熊请客”的情境,通过观察发现信息,表达信息,并借助乘法意义编制口诀,而且通过“开火车”和“对口令”等多种形式,观察学生记忆口诀的流畅性和了解口诀记忆的准确程度。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达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力能力的目标。

教学准备:小熊玩具、“小熊请客”主题图,试题卡、幻灯片、气球……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首先拿一只玩具小熊让大家猜,并用小熊过生日用红果招待朋友的故事情境导入,使学生一开始就有快乐的心情步入课堂,然后我用大屏幕出示主题图,主题图色彩鲜明, 一定会让学生们兴趣盎然,并在以往的基础上,他们会很快去找主题图上的数学信息,并展示给同学们。他们肯定会说:小熊串的红果串,每串4个,他已经穿了2串,他还要串也一定是4个4个串的,当然在这里也有可能有的同学会把老师刚才所说的小熊过生日用红果招待朋友,小熊自己在家里串红果串等等,说得很完整,这时老师也不要怕耽误时间,让他说没关系的,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这样做不正做到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嘛。此时,老师适时点播,小熊串一串需要4个红果,那么2串、3串……9串呢?这时教者可出示“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编制4的乘法口诀。

1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数一数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

在这里学生可能会用很多的方法,如:(1)4个4个的数(连加)

(2)学生可能会运用学过的口诀把9串红果分“堆”计算:如:5串一堆(有20个红果),2串的2堆(每堆8个,2堆有16个)所以一共需要红果36个;也可以3串3串分成3堆,每堆12个红果,3堆一共有36(12+12+12)个红果。 只要学生说出理由,教者都要给以肯定,让学生从中得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乐学、爱学,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另外这种方法,也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也能体会到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的思考方法。

2 自己完成填一填。同桌交流所填的结果的正确性。并试着编制口诀。教者可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口诀编制有困难的同学及时提示,使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正确编制口诀。

3 汇报过程。说说你是怎样推导4的乘法口诀的。并填上结果及口诀。找出已学过的口诀,检验口诀编制的正确性。

4 怎样记住4的口诀,共同探讨方法,寻找捷径。在这里我会出一个问题:老师在做4×6时忘记口诀了,不知道得多少怎么办呢?让同学们帮忙解决,同学们一听,老师不会,让我们帮忙解决,多么荣耀!他会跃跃欲试,积极思考,他们会告诉你很多方法,如:(1)可以用连加法就能算出;(2)4×5得20,20+4不就是4×6的结果嘛?(3)可以4个3加4个3……最后老师可以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好办法让老师做出4×6的结果,但是老师还要说,如果你记住了口诀会更快的做出来是不是?向上面的4×6,知道四六二十四一下子就写出4×6的结果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这样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的准确性。下面我们用已学过的方式记口诀,(1)开火车记忆口诀(2)师生对口令(3)同桌对口令,而后教者可以出几道乘法题卡,以检验学生对口诀的掌握情况,教者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看哪个孩子问题较大,并在适当的时机给以弥补。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提高口诀的应用能力。

1 组织学生分小组活动练习“说一说”数桌腿的活动,这个可以让学生亲自摸摸、数数强化对口诀的记忆。也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完成21页的习题。

可以这样衔接:为了庆祝小熊的生日,小兔、松鼠、小狗和刺猬还拿来了好多各色的气球要送给小熊呢!他们都送了多少只呢?这时找到四名同学分别去这四个小动物,让他们找到自己送给小熊的气球。其他同学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让他们感受发现的喜悦。

而下面的2题是单纯的计算题,直接让学生做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设计让同学们进行夺气球比赛,3题是看图题,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要求学生不但说出算式,而且还要说出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及条理性。这道题可以设计成抢答题,哪一组的哪一个人抢答的最快就奖励哪一组两个气球,最后评选出气球最多的为优胜组,每人奖本一个。为了让1、2、3题衔接紧密可以这样说:气球终于都准确无误地送给了小熊,小熊非常感谢大家,他希望把气球送给其他的小动物们,于是,他提议,进行上面两项比赛。这个比赛不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也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

21页下面的数学游戏,可以这样进入。 比赛结束,大家玩得正起劲,忽然发现主人公小熊不见了,只看见桌子上留了纸条,上面写道:走过迷宫,你就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学生已经学会直接比较长短与高矮,对线段有了初步的认识,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用(文具盒、铅笔等)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经验。而数学中的标准长度单位,是学生最早接触的计量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因此,本课作为计量单位的起始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发现学生在尺子上或测量物体时,都有接触过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也知道用尺可以测量物体,但对其意义的理解并不清晰。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有长度单位,不知道怎么用长度单位,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尺来测量……那么本课怎样让学生对以上这些理解清晰,体现其“起始课”的特质呢?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一方面,我们该如何让学生体会“厘米”这个单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怎样认识厘米,又怎样将其过程与方法迁移、渗透到(米、分米、毫米、千米等)其他长度单位的学习中去。

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对以上的理解与思考,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明白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厘米”的重要性,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学会用刻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会画规定长度的线段,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落实课程标准:1.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从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出发,采取了如下教法与学法:

教法:直观演示、设疑诱导、活动探究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说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的发挥本节起始课的作用,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敏悟,引入新知。第二环节:课中敏学,掌握新知。第三环节:课后应用,巩固新知。第四环节:总结课堂,评价学生。

第一环节:课前敏悟,引入新知(敏悟单见附件2)

比较一:

小红

小丽 小红比小丽多2个

引出“单位”,

小强 体会单位的重

小明 小强比小明少3颗要性。

比较二:

小朋友的身高差,该用什么单位表示?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并揭示课题。

第二环节:课中敏学,掌握新知

这个环节我分四个层次进行展开。

1.认识尺子

尺子是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重要工具。首先我出示一把特殊的尺子(尺子上什么都没有),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尺子,看老师出示的尺子缺了什么,通过复原尺子,使学生更好的找出尺子的组成部分:刻度线,数和单位厘米(cm),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深刻。

2.认识1厘米

认识1厘米是本节课最为核心的内容,教学时首先明确告诉学生,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这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那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厘米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每相邻两个数(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长1厘米,这样学生对1厘米的长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然后通过①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在刻度尺上(直尺、三角尺等)比划1厘米,有一个形象的直观感受,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②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棱长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慢慢抽出;③直接比划1厘米的长;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长约1厘米的物体。四个环节的操作,让学生的体验活动走向深刻,积累1厘米长度的量感经验,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学到这儿,我让学生回顾认识1厘米的过程与方法,并尝试小结。这个环节层层递进,既突出了重点,又逐步分散了难点,为其过程与方法迁移、渗透到后续学习中做好铺垫。

3.认识几厘米

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1厘米。那么刻度0~刻度2是几厘米呢?引导学生认识到2个“1厘米”就是2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出其他的2厘米吗?再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找一找4厘米、5厘米。并反问刻度6到刻度10是几厘米?为什么?在层层追问中明白“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同时实现了知识的变迁,渗透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4.测量实物

(1)量一量

首先学生自主观察书本小刀图,判断其长度,并在小组内交流,由组长组织,归纳总结出测量物体的基本方法,即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或线段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这样的设计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主要是想抓住课堂的生成,及时发现一些错误的量法,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比老师的直接讲授要更有价值。

接着,让学生应用探索出的测量方法,独立测量书本中出示的线段,和身边的任一物体,进一步加深正确测量方法的印象。

(2)画一画

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自主阅读书本第51页画一画内容,明确画特定长度的线段的方法,即一般从0画起,画到几就是几厘米(和刚才测量的方法基本一致)。并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进行巩固。教师要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环节:课后应用,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基础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2、3两题。

通过量、看、填写的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初步渗透估测意识。

第二层次:提高练习。

1.估测:

(1)开展“火眼金睛”活动,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自己手掌的宽度,食指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并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子。

(2)利用身上的尺先估计自己中指的长、数学书封面短边的长,文具盒的长,再用尺子量一量,进一步巩固验证估测的能力。

这个环节,学生在反复的估测、实测中,逐步修正他们的估测策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长度观念。

2. 回顾学生比高矮的情形,用厘米表示他们相差的高度。前后呼应,体现了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3.断尺量小刀

结合书本内容,我设计了一道思考题:像这样一把断尺能测量小刀的长度吗?引导学生思考,这其实是测量方法的一个升华,虽然没有了0刻度,但我们通过“认几厘米的方法”也可以判断出小刀的长度。设计本题旨在在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第三层次:拓展练习。

厘米可以测量较短的物体或线段长度,如果测量学校操场的长,你觉得用厘米做单位合适吗?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

第四环节:总结课堂,评价学生

在这节课结束之前,我让学生回顾厘米的认识过程,并告诉学生,以后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继续认识其他的长度单位。这样就凸显了起始课的内在意义。

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及时回忆、总结本课知识,并进行自我评价。

认识厘米

单位

长度单位 1厘米

整节课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加强直观操作,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在量一量、比一比、猜一猜等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让认识厘米的过程与方法在后续学习中得到迁移生长,使数学学习变得更简约有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的快乐。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刘爽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二年级数学上册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不论是课的设计,还是教师引导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还练习的方式,都给我了较多的启示。

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生动的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学习乘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模型,并让学生认识到,同数连加的情境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刘老师充分挖掘的课本的情景导图,从图中引出本节的数学知识内容,一方面锻炼学生观察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设计上为后面引出乘法做了充分的铺垫。

2、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并会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和读乘法算式。难点是由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的方法。

那么,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刘老师不断重复连加的特点,反复让学生数加数的个数,采取逐步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情境与算式用“几个几”的形式表征出来”。突出强调了乘法意义的本质。一是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到底有什么联系?即如何去确定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初步领会乘法的意义)二是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能写成乘法算式(深入领会乘法的意义——只有相同的数连加才能写成加法的简便计算形式,即乘法算式)。

刘老师一次次在数中提示学生的一个作用是防止学生在书写乘法算式中避免写错乘数,另一个作用就是让学生反复巩固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是如何得来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细微之处讲的非常到位。

3、整堂课的设计安排比较合理,层次清晰,设计体现学生逐层深入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发展的规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体现出重点知识,教学策略应用相对熟练,很自然的从加法过渡到乘法,乘法的书写、意义和演练、提升训练,每个衔接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中处理学生的问题及时到位,遇到学生不会的又返回头从加法中寻找,一直围绕着主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提高数学学习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4、注重了思维过程的展示。数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怎样发展其思维?在哪里发展思维?在哪里培养思维能力?课中给了我们很多答案。老师在提问后,比较关注学生的答案,如一个学生答到了3+3还可以写成2×3,老师赶紧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6个3相加学生说可以写成6×3,老师认真问到了:“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可以写成这个样子?”等等。我认为,只有学生将自己对新知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了,才说明他是真正的对所学知识理解透了,否则就是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就是不知不解。老师对这个细节的重视,也是关注数学学习有效性的愿望之一。

5、练习上也不断出花样,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反复训练和做题,从小组中的进行比赛演练,活跃气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结合实际操作练习,动手做一做,从做中学,丰富了课堂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乘法算式的意义,练习创新能力。

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

1、对于回答错的学生可以多说说为什么,让其他学生帮助解决问题后再让他说说看,充分发挥开始时反复强调的方法,改正学生的错误观点,掌握本课的内容。

2、在乘法算式中老师可以举一些相同结果的式子,如3个4相加是3×4=12,而4个3相加是4×3=12,两个意义是不同的,可以让学生对比体会,从而再起强调的本课的重点,了解到两个乘数的意义,或者给出一个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编一编这个算式代表的意义和问题,反过来考学生。

3、动手操作更应重视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课中教师虽讲明了要求后再做,这是对动手有效性的关注,值得我们去借鉴。但你的要求中唯一缺少就是“摆后想一想怎样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这一数学问题。好像使操作活动显得有些多余,价值有些欠佳。

4、“相同数连加”这一重要条件在改写成乘法算式中的重要作用突显得不够,也就是加法算式到底与乘法算式之间有什么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尚不明确。教师刚好做了一件本末倒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一、说内容:

本节课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82例1、例2及相关练习

二、说目标:

1、通过操作初步理解“倍”的意义;

2、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和认真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说重、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

磁石片、小棒、小黑板等。

五、说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1、数8根小棒,每2根分一份;说8里面有()个2;

2、数9根小棒,每3根分一份;说9里面有()个3。怎么算?

(让学生熟练掌握两种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分两排摆小棒,3根和6根,再说说3与6有什么关系?师小结引入新课。从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初步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为几倍。(刚才同学们说到的3和6的这些关系,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其实,3和6之间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关系,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探究3和6之间一种新的数量关系:倍数关系。(板书:倍的认识))

2、能过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指导看书,完成例2,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4、通过议一议的(8是4的几倍?8是2的几倍?)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5、小结:要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想: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课堂活动

指导看书,引导说8、6、48的倍数关系。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你能举例说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吗?

(五)作业

六、教学得失: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学生初步理解了倍的意义,通过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去体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中,在复习练习铺垫中的分一分,花费时间较多,导致作业练习没有完成;二是课堂活动的2题,对于“6的8倍是48”与“48是6的8倍”两句话的理解,学生易弄混,说不清。这是我在之前对教材和学生研究的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