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乐>教学资源>语文知识>说课稿>

关于物理说课稿三篇

学问乐 人气:9.84K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说课稿3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物理说课稿三篇

物理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机械波"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必修)的第五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第七节内容。

机械波是机械运动中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它作为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广泛地涉及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上好这节课不仅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有关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还可为今后学习电磁振荡,电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波动知识时重要的是要会确定波的总的运动情况,即由波长,频率和波速等物理量来表征运动情况,而不是确定单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发展学生智力有着特殊的意义。

(2)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及本节课教材大纲要求,拟定下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动传播过程的特

征;了解机械波的种类及其传播特征;初步了解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思维及归纳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

的时空观念。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探究物理过程及其规律,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2) 重点,难点分析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波动过程的细节不容易体现出来,教学过程通过课件模拟物理过程的方法进行重点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获得较直观的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激发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

二,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必须让学生们参与以探究为目标的研究活动,使他们同老师和学生一起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

基于这种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指导——自主学习法,通过课件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讨论,以期达到教学目标。有着丰富生活体会的学生往往对波动形成的物理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能认识机械波这一特殊的运动形式,教学中可以渗透"指导——自主学习"的教改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法指导,思维启发,和师生的情感交流。通过学生小实验和教师实验演示及课件模拟物理过程,逐层深入,让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创设的问题中进行分析探究,总结波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去探究波动过程,进而搞清波动的成因。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互相问答或自问自答,进入思维的迁移,每观察到一个现象都去想想几个为什么。真正培养起抽象思维能力和独立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都有所尊重。逐步把全班学生培养成科学探究推理严谨缜密,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都有助于科学学习的科学学习者。

三,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课件)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见过此现象——向一滴水滴入平静的水

面,会看到水面上荡起圈圈涟漪,起伏不平的波纹向四周传播出去,形成水波

(课件)曾记否,当进球后球迷此起彼伏所形成的波浪 (让学生按顺序逐个相继站起,坐下,这时全班的同学都有机会亲身体会到作为波动中的一分子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波动的成因)

(课件)"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连绵起伏的山峦构筑了

华夏民族的脊梁……

(小实验:学生同桌两人用手抖动课前准备好的绳子,会看到凹凸相间的波向绳的另一端传播出去,形成绳波。)

上述现象,都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波的情形,那么,波形成的条件

是什么呢 波是什么 前面我们学习过的机械振动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形式。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由大量质点构成的弹性介质的整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机械波。

机械波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机械波的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上述的

水波和绳波都是机械波。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所观察的现象,归纳总结)

振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在绳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动。(如果没有连续的振动,则质点很快停止下来。)

介质——传播振动的媒质,如绳子,水。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1,介质模型:把介质看成由无数个质点弹性连接而成,可以想象成

如右图所示。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由于相邻质点的力的作用,当介质中

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周围的质

点振动起来,从而使振动向远处传播。(课件演示相邻质点的相互作用)

(实验和课件演示)绳波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质点间有弹力联系着。开始时刻(t = 0),各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其中第一个质点受到外力作用将开始在垂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设振动周期为T,则经过T / 4,质点1已经达到最大位移,正要开始向下运动。质点2的振运动较质点1落后一些,仍向上运动;质点3更落后一些,此时振动刚传到了质点9。经过T / 2时,质点1回到了平衡位置,并继续向下运动,质点9刚到达最大位移处,此时振动传到了质点17。依此推论,演示经3T / 4,T和5T / 4后各质点排列成的波形。

机械波的特点

1,介质中各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振动。

2,各质点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3,各质点在振动时有时间上的先后。

4,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

(小实验:学生用手抖动绳子,形成绳波。如果不再抖动,则原位的质点很快平静下来。它说明波动是伴随着能量传播的,要维持波的传播,必须不断地给振源提供能量。)

横波与纵波

按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将波分为两类:横波和纵波。

1,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凹凸相间的波形——波峰,波谷)

2,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疏密相间的波形——

疏部,密部)

例:声波是纵波。其中振源是声带,介质是空气,固体,液体等。

(课件演示两类波的形成及其波形)

说明: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拓展学生的认知层面)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

课件演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图象,启发学生思考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作为课后思考题。为下一节课作铺垫。

课堂小结

1,只有振动才有可能引起波动。

2,只有通过介质,才能由局部的振动引起全局的波动。

3,每一局部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住复运动——振动。

4,每一局部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5,每一局部的振运动在时间上有先后。

6,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它是一种振动形式,又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对问题研究的方法做出评价,思考描述波动与振动的物理量有什么不同。)

物理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平抛运动》是高一新课程必修2第一章《抛体运动》的第3节。本节课是曲线运动的一个实例,《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的要求是“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平抛运动》这一节课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际应用和延续;同时也为研究斜抛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等奠定基础。

教材对《平抛运动》的处理分为三个层次:

(1)通过对生活实际现象的分析,建立平抛运动模型;

(2)通过实验方法和理论(动力学)探究找到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方法——分解为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化繁为简);

(3)通过数学和物理已学知识(直线运动规律、合运动与分运动关系)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并且能够运用该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这样安排,强调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突出了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让学生明白,物理规律不仅可以直接由实验得到,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

二、学情分析

在必修一课本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而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曲线运动,在第二节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道什么叫合运动,什么叫分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是什么关系,同时也知道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但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建立起“分曲为直”、“化繁为简”的具体概念。

三、教法分析

本节教学要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主题,注重从问题、情景出发,在质疑中引发思考,提出概念 ;在讨论中激烈碰撞,找到规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说出平抛运动的定义

(2)知道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以及为什么可以这样分解

(3)掌握平抛运动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体会物理的研究方法——化繁为简、实验探究、理论探究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教材上所附彩图“平抛物体的闪光照片”的分析以及平抛运动录像的慢放分析,启发学生:处理物理问题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弥补我们感官功能上的不足,鼓励创造出新的研究方向和创造新的测量仪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平抛运动分解方法的探究过程;

平抛运动规律。

(2)教学难点:

平抛运动分解方法的探究和规律的得出过程教师引领的问题设计。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一设计:

创设情境、问题引领、提出概念

创设情境:

纸片、相同纸片叠成的飞机、相同纸片揉成的纸团分别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抛出。请学生观察运动情况。

问题引领:

问题一:物体的运动形式决定于哪两个因素?

答:初速度、受力

问题二:纸片、纸飞机、纸团的质量相 同、初速度相同,为什么运动情况各异?

答:空气阻力

问题三:有什么办法让三者运动趋同?

答:减小空气阻力(减小体积)

抽成真空

概念提出:

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相同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其运动轨迹相同,称为抛物线。物体的运动称为平抛运动。

定义:

平抛运动: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作平抛运动。

教学环节二设计:实验探究、自主探究、找到分解方法

第二步:针对演示实验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的问题:

1、在演示实验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第三步:研究频闪照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从照片上得到什么信息?

2、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水平方向做什么运动?为什么?

3、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做什么运动?为什么?

第四步:理论探究

问题1:如果物体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后,不受力的作用,物体将做什么运动?

问题2:如果物体没有初速度,只受重力,将做什么运动?

教学环节三设计:平抛运动规律

七、板书设计

物理说课稿 篇3

一、教学内容:

1、本部分内容包括的知识点,它们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包括的知识点有:

(1)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

(2)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本节介绍了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基本测量仪器——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它不仅是高考、会考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走上社会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测量工具。本实验是在学生具有的初中知识和实验技能,在高中学习的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的加深理解,也是对它们的巩固和应用。通过实验能使学生熟悉常用电学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掌握电学实验的基本技能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学实验的电路设计和器材的选择。

2、知识内容反映的技能、能力及思想方法

本课为学生分组实验课,通过实验能反映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实验的基本技能。比如对常用电学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实物电路的连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螺旋测微器的正确使用和读数;在实验中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利用实验室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严紧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

本课时的重点有:

(1)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原理;

(2)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

(3)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

本课时的难点有: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2)实验中的重要注意事项。

确定重点的依据:

(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是本节课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对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理解的检测、应用和巩固;

(2)螺旋测微器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其使用和读数是高、会考的热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3)本节课为学生分组实验课,所以把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也列入重点,因为在指导过程中有利于发现学生在实验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同时也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进行教学,适时个别指导,有利于整体学生实验素质的提高。

确定难点的依据:螺旋测微器是学生首次接触,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具体、丰富,对螺旋测微器的间接放大作用不熟悉,而且学生在读数时经常容易在半毫米刻度处和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处出错。

二、教学目标:

1、教学大纲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2、教学目标及其层次关系:

(1)知识目标:

①初步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初步接触电路和器材的选择。

②熟练掌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③掌握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原理和方法。

(2)能力目标:

①学会使用常用电学仪器及正确读数,学会根据原理电路连接实物电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学会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

③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和提高整体学生的实验素质。

(3)情感目标:

①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间相互协作的精神。

②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实验器材和设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严紧求实的`科学态度。

3、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条件和不利因素:

达到目标的有效教学条件:学生已具备本实验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初中培养的电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生在实验前已对本实验进行了预习;实验室提供了32组实验器材和一些实验模型、投影设备及自制的投影胶片等。

达到目标的不利因素:由于实验室的配备还不能进行多媒体教学,给讲授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和读数时带来一定的不便。本实验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在一课时内完成时间很紧张,因而可在实验前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使用和读数。

三、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学校的实际教学状况及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等。

本课时为学生分组实验课,同时又有实验原理和螺旋测微器的原理、使用及读数等到理论知识。授课班级学生的基础中等偏上,学校实验室的配备情况较好。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讲授与实验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辅之以提问、讨论、练习等,在电教手段的运用上主要以投影仪为主,多媒体手段只能在课前或课后作补充。突出以讲授、分组实验和教师的巡回指导为主,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素质为目标。

2、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各种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的作用在还在对学生实验的指导,有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分层实施教学和因材施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教材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析,错误让学生议,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自己主动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培养和锻练了各种实验技能,又学会了许多方法。

3、教具、实验与教学手段:

教具:投影仪、自制胶片,螺母与螺栓模型,自制螺旋测微器放大模型等。

实验:教师的引导示范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

教学手段:投影仪的使用,课前用多媒体课件介绍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使用和读数。

4、双基、能力及反馈评价的落实:

实验课是落实双基的最佳途径:通过实验既能巩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实验课是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验中遇到问题的处理能力,同时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实验器材。实验地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之一,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和求实的科学态度等。

实验课中反馈评价的落实:主要通过提问、讨论、学生上黑板、练习、报告实验测量数据、教师巡回查看和实验报告中来实现。

四、教学程序:

1、复习提问,检查实验的准备情况:

教师通过提出三个与本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及预习情况的问题,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对螺旋测微器有关的内容掌握的程度,为本实验的展开作铺垫。

2、新课教学:

(1)介绍并板书实验目的: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

(2)介绍实验原理:分两个方面:

①测金属电阻率的实验原理:利用复习提问中讲到的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公式,引导学生推导得出求电阻率的公式ρ=Rs/L,再由此公式引导学生归纳须测量的物理量及测量的方法和手段。并请学生上黑板画本实验的原理电路,再让全体学生评点与纠正,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掌握电路的正确画法,最后用投影仪展示规范的电路,并介绍作图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以上的处理,很好地突出了本实验的重点之一,最后学生在操作时均能按原理电路顺利连接实物电路,这是突破重点的很好证实。

②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使用和读数:为突破这一重点,且又是难点的问题,课前已用多媒体课件作了介绍,课堂上又用螺母与螺栓这一学生熟悉的模型加深学生对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和原理的理解。接着用自制的放大模型介绍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并用实物进行示范操作,讲解注意事项。用投影仪出示读数图形,引导学生分析、读数,再举例巩固,让学生实测读数,教师巡回指导。

(3)介绍实验器材:要求学生对照原理电路和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来叙述归纳器材,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在教学中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4)投影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投影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后,带领学生复述一次,着重指出其中的注意事项。